第三百六十二章 策马扬鞭莫彷徨(第2/3页)

徐杰回头看了看站在身后之人,依旧摆摆手,示意他下去。因为徐杰与谢昉的话语还没有说完,稍后还要与刘汜多谈几句,这些话语徐杰也是要说给皇帝听的。

那人看得徐杰冷淡的回应,尴尬一笑,又道:“太师兴许不知,下官也姓徐,乃淮东徐氏,与太师五百年前必然是一家人。下官只要一想到我徐氏出得太师这般冠绝古今之人,便喜从中来。下官再敬,还请太师一定要饮。”

不想徐杰听得两番话语,面色竟然沉了下来。

场面瞬间有些尴尬起来。

夏文见得这般尴尬场面,连忙笑了笑说道:“太师想来是思念老师,所以心中有悲。这位徐爱卿,来日再敬,来日再饮。”

夏文是想打个圆场,夏文以往一贯如此处理人际关系,以往身边的往来无白丁,大多在于这么一种面面俱到的妥当。不想徐杰听得夏文这个圆场,竟然转头开口说话了:“你是何官职啊?”

那人脸上本是尴尬的笑,听得徐杰开口发问,连忙把尴尬去了,笑得极为真诚,答道:“下官徐奉圣,乃是礼部右司谏。”

徐杰又问:“你想升官?”

徐奉圣闻言,双眼一张,话语似乎噎住了。

“你想升官,不必敬酒,不若说说你近来在礼部都做了一些什么差事,差事都做得怎么样。”徐杰说完,看了一眼夏文。

徐奉圣的话语彻底噎住了,这种问题,实在不知如何回答,简单回答几句,怕说不到位,多说就成了汇报工作了,这种场合又不适合。更重要的是,徐奉圣也有些心虚。

徐杰见他沉默了片刻,又抬手挥了挥,说道:“下去吧。”

徐奉圣起步准备往回,却又觉得有些不甘心,还是说道:“下官来日再到太师处详禀。”

徐杰不置可否,已然转头。徐奉圣也有些懊恼着往下走去,心中还在思虑着刚才自己到底是哪句话没有说好,惹了这位太师不快。

徐杰准备再与谢昉继续刚才的话题,看了看头前面带疑惑的夏文,却与夏文说道:“陛下有何不解?”

夏文摇摇头,答道:“没什么,没什么。”

徐杰却还是说道:“陛下,臣若为小官,刚才必然恭敬有礼而起,寒暄三五,满饮一杯,是为人情。臣如今为首相,朝廷权柄皆握在手,定然不饮此杯。”

夏文听得徐杰主动解释,便也轻松了一些,说道:“太师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徐杰摆摆手,说道:“陛下,兴许当真不近人情,但此乃正风之举,若是此人上前阿谀奉承一通,臣便起身与之谈笑畅饮。便是助长了阿谀之风,百官便以为臣是那浮夸之辈,是那好打发之人。往后人人皆以阿谀敷衍对待于臣,小人以此走近,君子见此远离。于国于政皆无益。”

夏文闻言恍然大悟,说道:“太师一语,醍醐灌顶。太师尚且如此,朕更知道往后该如何待人,受教了!”

徐杰答了四个字:“孤家寡人。”

夏文连连点头:“称孤道寡,原道就是这么个孤家寡人。不苟言笑,不近人情,大公也!多谢太师。”

谢昉闻言拱手一语:“陛下圣明!”

刘汜也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谢昉与刘汜,目光也都在徐杰身上,有一种欣慰与肯定。

两个刚刚再次入朝的老头,似乎已经有一种感觉,感觉朝廷、君臣,应该就是这个模样。这种感觉对于两个读书人来说,是极为舒服的。

徐杰不再多言,继续与谢昉刘汜谈论着,直到宴会将散,方才谈论完毕。其实也就是所有人等着他们谈完话语。

徐杰送皇帝夏文出门,一直送到车架之上。众人拜别。

谢昉却主动开口说道:“太师,可愿送老夫走两步?”

谢昉主动邀请,徐杰自然不会回绝,抬手作请,说道:“先生,唤文远即可。”

“文远?不可。如今你为太师,要立着威严,太师便是太师。”谢昉答道。

徐杰笑了笑,也不强求,两人同上马车,马车起步慢走。

谢昉开口:“太师心中觉得天子如何?”

就这一语,徐杰其实已经就知道了谢昉让自己送他几步是为何了。这天下之人,不论远近亲疏,其实都还是担忧一件事,也是徐杰上位的手段太过凌厉狠辣,让人不得不担忧。

既然知道了谢昉问话的含义,徐杰答得快速:“天子纯良,经了风雨,性子更是成熟稳重许多。再过些时日,可成明君。”

谢昉点点头也道:“天子敏而好学,礼贤下士。将来可担重任。太师要多教诲之。”

徐杰笑了笑:“先生,你便直白说,我也直白答。”

谢昉闻言也笑了笑:“你当真是与众不同啊,与这世间所有人都不同。本以为是台面下的机锋,你生生要放在台面上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