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第2/3页)

领队过来的辽使还是熟人,就是之前曾经打过交道的折干。

如果在一天前,韩冈绝不会理会折干。

但他现在手上多了一份诏书,让他可以对外交也插上几句嘴。

——大概是对韩冈总是推翻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和议感到了厌烦,东京城那边送了圣旨来,命韩冈先行与辽国使臣商议和议有关河东的一应事宜,让他把条件直接开出去,省得再到东京城绕上一圈。

韩冈的条件很简单,仅仅是换人回来——那个流言虽然有趣,可从韩冈这边传出去,就失去意义了。

“土地,大宋可以放弃,不过百姓,一定要还回来。我们可以拿俘虏交换,也可以再加上银绢。”韩冈重复着他之前所提出过的条件。

仁者爱人。

身为儒门弟子,孔子在论语中说了多少重人轻物的话就不必多费唇舌了。关键是眼前的现实,在政治上,交换俘虏当然是应有的礼节,但夺占的领土和被掳走的河东生民,到底哪一边更重要,则很容易在朝堂上引发纷争。

死了多少人,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的数字,而丢失的土地则是在地图和沙盘上是实打实的显眼。说实话,韩冈的意见若是传出去,反对者应当为数不少。

只是韩冈不会在土地和人口中间犹豫,到底该选择谁,对韩冈来说是不需要多考虑的。

而这对耶律乙辛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说他很乐意答应。

但在看见折干脸上变得轻松的表情后,他又冷笑着加上了一条,“另外,所有叛臣都得遣返,这件事没有商量。双方不得收留对方的叛臣、逃人,大宋和大辽曾经为此有过约定,既然尚父意欲和谈,就请先表示一下诚意吧。”

折干瞠目结舌,笑容在瞬间僵硬。

“并不一定需要新的勘界工作,只要愿意把人还回来。”

韩冈微微笑着,任何人都看不出平静的表情下所隐藏的急躁。

自从京城传来“复幽云者王”这个消息后,韩冈就变得异常心急。

皇帝的心意莫测,让他升起了极重的危机感。

现在的皇帝性格扭曲那是不必说了。从天子到瘫子,落差太大,正常人能不发疯都可以算得上冷静了。赵顼甚至还保持住了他的政治智慧,但要说性格还能一如旧日,这样的幻想早就被现实打碎。

这个清醒的疯子当然是个危险分子,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皇帝要是真的发起疯来,纵然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是所有人的恶梦。

韩冈宁可让王安石气得跳脚,让妻子跟自己又闹脾气,也一定要写了那封信,不为别的,只希望王安石能够出手压制皇帝的异动。只要宰辅能与执掌政权的皇后合力,让今皇帝变成先皇帝,都是轻而易举。所以历代天子,只要正常一点,都会对交通后宫的朝臣十分警惕。

可王安石会与皇后合力吗?

根本不可能。

不论从人品性格,还是对清议的顾忌,王安石绝不会去与皇后让天子从此对政事闭嘴。

而韩冈有办法,他的另一个身份有足够的权威。不需要败坏自己的名声,也能让皇帝就此远离政治。

但他需要回京城。

韩冈很想早点结束这一场战争,可他决不能在耶律乙辛的使者面前表现出来。

“要么归还降臣,要么武州就此归宋。除此之外,大宋不接受其他议和的条件。”他坚持着。

……

“韩冈是这么说的?!”

听到了使臣的回报,耶律乙辛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俘获掳掠的百姓换回去只是一件小事,用来交换被俘获的族人,更是能让耶律乙辛挽回一些人望。

可来自大宋的降臣完全不同。

如果把降臣都还回去,日后就不会再有宋官敢投降大辽。韩冈这是要让大辽从此再无信用可言。

人无信而不立……国呢?连几名降臣都保不住,大辽的脸面如何还能保得住?

可萧十三张口几次,却开不了腔。

那是留给日后的隐忧,而他们,现在就过不去了。

如果犹有余力,那么耶律乙辛完全可以假做离开河北前来河东,引诱宋军出攻南京道的各处要点,然后设法从河北打开突破口。

但现在,臣服于耶律乙辛的部众,人心都因为始终不顺利的战斗而逐渐离散。现在他急需的是结束战争。

除此以外,他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耶律乙辛眼神渐渐狰狞起来。

“这一回,其实我并不是想与宋人开战。”他的话却轻和无比,却是在感叹。

“是宋人在陕西先动的手。种谔处心积虑,就等着这一回!”张孝杰厉声说道。

“不是宋人。”耶律乙辛摇头,“这两年,看来是我太好说话了。”

为了最终的目标,他几年来做了太多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