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六)(第3/3页)

听起来比前一个条件宽松许多。

是说反了吗?或许会有人这么认为。

但文彦博清楚,这完全没有反。

因为韩冈煽动的暴民,除了从洛阳带来的二十几个家生子,在京师本地雇佣的仆婢,这几天要么辞工,要么干脆不辞而别,仅有区区数人留了下来。

要是全家被强制圈禁在京师,有钱在外也买不到东西,吃喝用度全都得仰仗朝廷鼻息,在韩冈的控制下,迟早全家死绝。

两个选择,哪一条就不是文彦博想选,看韩冈的态度,即使会有第三个选择,也不会比这两条更好。

究竟是该选哪一条?是低头服输,还是苟延残喘坐以待毙?

文彦博继续的沉默,韩冈又道:“听说潞公祖上是姓敬,为避翼祖【赵敬】讳,方改为文姓。”

文彦博祖上原本姓敬,只是为避讳不得不改姓文。连祖宗传下来的姓氏都能改,现在低头服软又能算什么?

被韩冈轻轻推了一把,文彦博身子轻颤,强忍住莫大的屈辱,低声道,“在报上认错要怎么写?”

这种体例的文章,过去可从来没有过。文彦博不想写,当然也不会写。

“潞公如此明白事理是最好了。令郎的事,我会让王寿明办好的。至于报上的公开道歉,我会让人送个模板,照着写就是了。潞公大可放心,不会太过分。”

这还不过分?

文彦博差点没气昏过去。

右手死命地掐着虎口,强忍住怒意。

心中不住地在告诫自己,再忍一忍。到时候,就让他这个一身粪臭的灌园小儿知道,他与世代簪缨的钟鸣鼎食之家,在底蕴上,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既然说和了,潞公你的事也算解决了。”韩冈轻松地站起身,转过来,亲手扶着文彦博起,“劳动潞公这么长时间,韩冈这就让人安排车子,送潞公回府。”

韩冈前倨后恭,态度突然转变,让文彦博好不习惯。

被韩冈在自己胳膊搭上两只手,犹如被毒蛇缠身,文彦博忍住甩开韩冈的冲动,在当今宰相的搀扶下,缓缓向外走去。

“等天子大婚之后,再过两个月,由在下和子容平章共同倡立大宋自然学会就要在京师召开第一次大会,大部分人都是些对格物之道,常年在《自然》上发表些文章的。其中有不少人精通养生之道,潞公如有兴趣,届时也可来听一听。”

韩冈扯着不着调的闲话,文彦博还沉浸在卧薪尝胆的屈辱之中,嗯呐两声,并未放在心上。

韩冈低头瞥了一眼,又是淡淡一笑,悄然换过话题,一路将文彦博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