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2/2页)

游师雄低声冷笑。果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做官的,不耳聪目明一点,一辈子都难升上去。

中国人口日多,食指浩繁。宰辅、议政们很早以前就有了共同的认识,要不然就多开工厂,让人有工钱赚,要么就开疆辟土,让人有田地种。总之,必须要让新增人口,以及无产无业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口粮,至少保证温饱和性命。

有识之士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普通点的官员,揣摩上面的心思,却也能得到同样的认识。

但能够在其中分到一杯羹的,可就不多了。

如韩钟这样的身份,却不但能分到一杯羹,而且还是最早分到的一批人。

不止是家世,还有资望——虽说资望来自于家世,但资望就是资望。韩冈能给他儿子准备好一个上佳的戏台,但能把戏唱好,还是得靠上台的人自己。

韩钟有铁路,有领军的经验,有在都堂工作的经历,每一任都有着杰出的表现。有军功,有政绩,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是第二任通判资序,等明年,完全可以去边远一点的地方做知军知州。

完全是韩冈当年经历的翻版。

韩钟在都堂内被人戏称为小齐公,并非仅仅是因为他是齐国公韩冈的嫡长子,而是经历、能力和性格都酷肖其父。

他升得快是有议论,但出生入死多次,谁能仿效得来?章惇的儿子学了他,就死在了日本。

游师雄对韩钟很看重,却并不是因为韩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