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生的好(第2/3页)

“呵呵呵!”

看着这群小儿女们的互动,贾琮真心觉得有趣。

再见黛玉此时的神态,和记忆想象中的不差分毫,贾琮忍不住轻声笑起来。

不过却在渐渐凝重的气氛里显得刺耳无比。

一时间,七八道眼神“唰”的一下盯了过来。

贾琮忍笑对羞愤瞪向他的林黛玉道:“当时墨竹院还有我的丫鬟在,林妹妹难道以为她们会不告诉我?是我先知道了,然后昨儿我才问了宝姐姐。再者,我也并无怪罪之意。”

黛玉闻言,这才反应过来,不过输人不输阵,并不低头认输,看着贾琮道:“三哥哥也不是好人,还给平儿姑娘写相思词!”

这个也字用的极秒,薛宝钗面上的笑容都凝了凝……

“啊!”

平儿在一旁忽然中箭,惊呼一声。

再一听还是什么相思词,一张俏脸早就羞成了云霞,几无颜见人……

其她人也小心翼翼的看着贾琮,想看看他的反应。

贾琮却是一派风轻云淡,似觉得有些莫名,反问道:“我是给平儿姐姐写了首词,有问题吗?”

林黛玉:“……”

薛宝钗:“……”

史湘云:“……”

三春:“……”

唯独宝玉,对此刻贾琮的勇气,感到无比的钦佩!

是啊!如今平儿是贾琮的丫头,他喜欢她,有问题吗?

再想想自己,唉……

黛玉一双眷烟眉蹙了又蹙,秋水明眸盯着贾琮看了又看,奈何还是看不出他面上有一丝羞赧,终于敌不过“赞”道:“三哥哥果真非常人!”

虽有心再调侃一二,只是这种话到底不好由她们闺阁小姐们多说,黛玉便岔开话题道:“三哥哥可还有别的诗作没有?”

湘云也眼睛一亮,也期待道:“如今只得了两首,翻来覆去的品读,爱煞了也还是不够!只盼三哥哥能再多写几首,唔,最好连我们也写进词里去,说不得也能和平儿姐姐一样名传千古哩!咯咯咯!”

虽是顽笑话,但也未尝没有几分认真。

宝玉唬了一跳,忙提醒道:“贾琮写的可是相思词……”

湘云闻言俏脸一红,羞恼啐道:“诗以言志,词以抒情。又不是只能写相思,难道就不能写写兄妹之情?”

几个女孩子吃吃笑了起来,却也都红了脸。

这个年纪,相思二字,还是很有几分冲击力的,也让诸少女的心中多了些异样。

这时,平儿实在忍耐不住了,问道:“怎么还和我相干,什么词啊?”

众人登时不好言语了,总觉得羞涩。

贾琮则笑着解释道:“是去年我在先生家住时,刚参加完一次春日诗会,子厚给我寻来师娘酿的果酒,本以为不相干,却不想还是醉了,醒来后心中思念太甚,便作了一首词。虽名相思词,但此相思非彼相思,是思念姐姐之意。”

这鬼话也能说的一本正经,贾琮又让黛玉、湘云等人侧目。

平儿也将信将疑,想问是什么诗词,可这会儿哪好意思问,只能先压下心思来。

却不妨湘云真真爱煞了这阙词,见平儿相问,就毫不犹豫的背诵出来: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湘云念罢,西厢房内一片寂静,好似都沉醉在这阙词的画面中,不愿清醒。

平儿虽和王熙凤一般,不怎么识字,没读过什么书,但这阙词只从字面上理解,就足够让人明白了。

尤其是那句“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更让她一颗心都醉了……

不过黛玉湘云等人最欣赏的句子,却不是此句。

过了良久,探春才长叹息一声,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真真是让人唇齿生香啊。”

宝钗则笑道:“我更爱那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意境十足。”

惜春年幼许多,看着贾琮仰慕问道:“三哥哥,你怎能做出这样的好词来?”

众人目光再次“唰”的一下聚焦在贾琮身上,连平儿都是如此。

虽然都是贾家子弟,可认谁也知道,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这些姑娘公子们,在贾家哪一个都比贾琮地位高的多。

可是此刻,却都如此钦佩贾琮。

平儿心里升起浓浓的骄傲,她依旧记得,当年贾琮还被圈在假山后不过人高的耳房时,被虐待的惨样。

那一会儿,正眼瞧他的都没几个……

贾琮闻言,想了想,正色道:“应该是……我运气好,所以生的好天赋才好吧。”

“噗!”

看他一本正经的这样说,其她人都怔住了,唯独林黛玉,刚啜饮的一口茶水,失态的一口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