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冷(第2/3页)

贾琮还未答,镇国公府承袭一等伯牛继宗便道:“世翁,能不清减么?月余间行数千里之路,非心智韧性卓绝者不能为也。贾家前有荣宁二公之伟烈,中有二代荣国之砥柱,没想到,今更有冠军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此又岂是贾家一家之荣耀?更是我开国功臣一脉诸多公候门第共有之荣光也!”

听闻此言,饶是今日时候不对,贾政还是忍不住高兴的咧了咧嘴。

他记得,他当初年幼时,诸多开国一脉的勋贵们,便是如此聚集在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周围的。

这个场景,让他颇为高兴,也颇为伤感。

若非场合不对,他都想吟诗一首,以表心意……

贾琮面色却依旧冷静,他看了眼三十来许颇有英武之气的牛继宗,点了点头示意后,又对贾政道:“老爷,老太太刚才吩咐,让我接完旨意后,再回荣庆堂回话。”

听这语气,贾政立刻就知道不对,忙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贾琮道:“侄儿归来途中,奉旨查抄了江南甄家。再加上当初甄家大公子甄頫勾结邪教谋害于我,因而被斩首,襄阳侯诰命甄氏不忿,在老太太处告状,让我给她一个交代。”

在场诸人闻言无不面色震惊骇然,他们都是初次听闻甄家被查抄的消息。

那可是江南甄家啊!

圣祖皇帝南巡时,指着奉圣夫人告之随驾皇子、皇妃、文武大臣,此乃吾家老人。

圣祖、贞元二朝,江南甄家隐有江南第一家族的圣眷荣宠。

这样一个超然家族,竟然就这样倒了?

脸色最难看者,莫过襄阳侯戚建辉。

他当初为求娶甄家庶女为诰命正妻,不知花费了多大的代价。

自然不只是因为甄氏镶了金边,他更看重的,是甄家与天家的那层渊源和人情。

却不想,这光还没沾到多少,甄家就这样倒了。

他非但没打着狐狸,还可能会惹上一身的骚气!

又想起贾琮身上的差事,和崇康帝将他请回来的目的,襄阳侯陡然一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素来好钻营,不然也不会去娶甄氏女。

心思较为活泛,非寻常粗丘八可比,知道出头椽子要遭殃。

再看到贾琮森然清冷的目光,戚建辉心里一寒,虽然贞元一脉没谁相信眼前这个黄口小子能将他们如何。

但襄阳侯素会审时度势,不愿以身试险,最起码,不愿当那根出头的椽子。

他看着贾琮脸色一肃,沉声道:“冠军侯,还请转告内子,让她速速出来,今天是来吊孝的,不是让她来撒泼的!荣国太夫人当面,她也敢无礼?她出身甄家,难道连这点礼数也不知道吗?”

听闻此言,牛继宗等人无不面露讥讽之色。

这襄阳侯在贞元勋臣那边都不是很讨喜的家伙……

戚建辉却恍若未觉,贾琮也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后,又告别贾政诸人,步履不疾不徐的再度入内。

……

贾母院,荣庆堂。

堂内已是一片唏嘘之声,但以道喜者居多。

“老天爷!这可是旷世隆恩哪!”

“一等冠军侯?那比寻常国公也不差了!”

“老夫人好福气!”

若非因为贾家还有丧事,她们这会儿怕更多好话说出来。

唯有襄阳侯夫人甄氏面色愈发惨淡痛苦,在她看来,贾琮这个爵位,就是用甄家满门性命换来的。

心中的怨恨,让她的面容隐隐扭曲!

她原本身份贵重,坐的离贾母极近。

贾母见之,长叹息一声,道:“夫人,还请节哀顺变才是。我贾家与甄家,既是几辈子的世交故旧,又是老亲。谁能想会发生这样的事?只是我虽不喜这孙儿,却也不得不说句公道话。他是奉天子旨意行事的,难道皇帝下了圣旨,他敢不遵?他若不遵,那就该是我家被抄了。你看,连我得知他秉圣意而行后,也不敢再拿此事说嘴什么。否则,岂不是心存怨望……你如今嫁入了襄阳侯府,还是先保全自己为重。有你这门姻亲在,甄家就算遭了难,但只要不到最坏处,你总还能照应些,对不对?”

镇国公府诰命郭氏附和道:“老夫人所言,实是老成之言!”

只是看甄氏的模样,并未转过圈来,眼里怨毒之色根本藏不住。

贾母见之叹息一声,眼神陷入回忆,怅然道:“我当年也见过奉圣夫人呢,那位老夫人,可不是寻常内宅诰命能比的。连圣祖皇帝当年,都赖她保育之恩方能长大成人。宫里那时那样险恶的情形,实不容易。没想到啊……”

正说着,外面进来一婆妇,道:“老太太,前面襄阳侯传话进来,家中出了急事,请襄阳侯夫人速归。”

甄氏闻言,面色一变,收了眼泪,草草与贾母施了一礼后,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