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应对之策(第2/3页)

战俘一般是会奖赏给参战有功的将士,导致的是大部分将士家中至少有一名以上的奴隶。本来有将士将自己的奴隶视为战奴,但后面被禁止,后面奴隶是专门代替他们进行劳作。

除了奖赏给战士的奴隶之外,国家持有的奴隶数量最为庞大,像是修路、搭桥,或是进行其它大型的国家工程,劳力就是来自官署奴隶。

认真的算起来,汉国搞的这一套几乎就是曾经先秦的翻版,差别是先秦的奴隶大多是来源于山东六国的相同苗裔,汉国这边的奴隶则是胡人占了绝对的多数。

刘彦俘虏姚弋仲之后并没有苛刻对待,虐待什么的更是无从谈起。要说他会多么优待姚弋仲也是别想,不存在伺候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安生,就是带在身边溜。

有情报显示姚弋仲最喜爱的儿子姚襄也被汉军俘虏,就是那么就过去一直没有找出来,真不知道该说是汉军不会找人,还是姚襄躲得太好甚至没有被俘。

汉军是两年前开始逐步撤销仆从军和新附军的存在,目前保留的仆从军也就是来自朝鲜半岛和倭岛的很少数,仆从军的数量堪堪就一万,新附军则是完全取消。会有这样的现象,是按照二十等爵的规定,哪怕是奴隶立功也算数,不但可以成为自由民,甚至还能成为贵族,比较受汉国自由民组成的部队抵制。

“若是奴隶立功,自然也是要按照汉律奖赏的。”面对军方的疑问,纪昌直白地说:“要让他们拼命就要给盼头。大规模从平民中征兵不太现实,我们又需要增加军队的规模,再则何尝不是吸收他们的一种办法?”

负责各方的人一直在碰撞,各有各的看法,总体来讲对于增加军队数量的看法则是一致。

都三国要合力进攻汉国了,战场看来至少是有三处,军队数量增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该怎么来征兵却要有一个合适的计划。

“虽说大汉一直都处于战争状态,腹地却是没有遭遇战火波及。”蔡优说着略略看了一眼成朔,重新扭头看着刘彦才说:“府库的粮食储藏丰厚,足够五十万大军吃个两年。兵器和甲胄则是看情况,一时间武装十万可以不影响各条前线的补充,超过十万则有些困难。”

刘彦等待臣工该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开口拍板:“征兵九万,再从奴隶中挑选二十万人组建仆从军。”

这样一来非系统部队的汉军就达到三十万,除开七万战兵其余只能算是辅兵。再加上二十万的奴隶兵,以及四万左右的禁卫军,总共合起来的数量就是差不多五十五万,对于一个算上奴隶才接近四百万人口的国家而言,军队真的显得略多。

“不会维持很久的。”纪昌看到刘彦在皱眉,开解道:“最多就维持一年。”

刘彦皱眉不是因为别的,是东晋小朝廷终究还是忘记国仇家恨与石碣赵国合流。不过,他似乎也没有资格去怪小朝廷,毕竟汉国与小朝廷关系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官方往来非常恶劣。

“王上,长江沿线不用太在意。”桑虞笑呵呵地说:“庾氏一族全面没落,小朝廷权力交接没有多久,他们从防御姿态想要一时间转为进攻姿态没有那么快。再则,小朝廷北伐的主帅人选也只有一个,那便是国丈褚裒。”

说起这位国丈,褚裒一直是待在汝南郡,统领汝阴郡、新蔡郡和汝南郡的三郡之地,看着是很稳重的模样。

“按照以往的例子看来,小朝廷北伐至少要准备一年以上。”桓温对南边的小朝廷无比熟悉,笃定地说:“褚氏与谢氏走到了一起,可他们联合起来依然无法与庾氏一族的力量相比。”

东晋小朝廷的北伐历来就是靠世家之力,真心无法太指望朝廷的军队。

倒不是说小朝廷的军队不能打,一是各种将军是“家传”的官职,他们与女子为伍的时间多过于与士卒待一块,类似这样的人领兵该是什么样子很容易想象;二来是真正的人才基本都是某些大门阀或世家的部曲,像是庾亮北伐动用的部曲就比朝廷的武将得力,甚至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也是这般模样;第三则是朝廷的资源比世家少,要是世家不出力的话,朝廷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北伐。

刘彦对这位国丈还是有些印象,依稀记得褚裒北伐根本就是一个笑料,但国家兵事为大,哪怕是只有万一也该谨慎对待。

“寡人的意思是让仆从军主要负责南线战事。”刘彦没有让胡人杀同胞的爱好,他说:“仆从军也只适合南下,西线与北线用来寡人不放心。”

“仆从军中的胡人不善水网过多的地方作战,但也如王上所言,不得不提防胡人会临阵倒戈,南下他们哪怕倒戈,损害也能很快压下,因此他们只适合南下。”纪长史首先赞同,而后又说:“南线不管是徐州还是豫州,暂时都是防御为主,可以拆散布防,危害尽可能压倒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