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为国而谋(第2/3页)

桓温并不放弃,劝道:“当前是大争之世,列国奋博向上之心浓烈,都是在抢时间。时间对大汉亦是重要。”

“历来只有实力不济的一方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兵行险着。该冒险的是赵军,大汉没有冒险的理由。”纪昌不为所动,严肃地看了一眼桓温,后面看向冉闵,说:“石碣是中原霸主,不可小觑。”

对于这点冉闵倒是非常同意,能够成为霸主的没有一个是偶然,可他依然觉得突进邺城或襄国会全面改变战争走向。

“现在胜势在我。”纪昌有那么点警告的意思,说道:“大汉是一个从险境中崛起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堪堪有堂堂正正的大国气象。大汉需要在与石碣的较量中打出声势,是以堂堂正正姿态击败石碣乃至于是歼灭,不能让列国认为这一场国运之战大汉赢得侥幸。你们可明白?”

冉闵和桓温开始不吭声了。他俩之前还真没有想过类似的问题,一个想要不择手段地快点灭掉石碣赵国,另一个要的是凸显自己的能力。

纪昌眼神锐利地不断扫视冉闵和桓温,铿锵有力地说:“大汉需要大国气象!”

现在纪昌已经把话说得那么明确,不管是言语还是脸色都带着明确的警告,冉闵和桓温要是不想将纪昌得罪死,他俩就应该闭嘴。

三天后,王辇抵达了范县。

范县距离濮阳城从平面地图看是接近二百里,离廪丘则为六十里。

濮阳之战的主战场是在濮阳城与白马城中间的地带,双方却不是只在那边交战,战场范围是以濮阳城为中心的方圆两三百里之内,那么范县也能算是处在战场前沿了。

到了范县之后,冉闵一众将校先后拜别刘彦前往各处战场,桑虞转道南下前往豫州,蔡优是需要赶往徐州,吕议则是要前往寿春战场。

有了冉闵抵达前线,徐正带着部队护送一批伤兵来到范县。

濮阳之战的耗费的时间已经有小半年,双方几乎是每天每夜都在爆发大大小小的交战,互相的损员并不低。

“惨烈。”徐正得到谒见,两人是在营盘中军大帐见的面。他没有经过特别的休整和梳洗是显示出疲惫状态:“臣过来之前,第二次韦城之战才结束,护送的伤兵就是韦城之战受轻伤的,重伤只能留在濮阳城。”

其实算起来汉军这边的医疗条件绝对是当世最为优良,除非是真的无法救治或残废,要不然因伤死亡的数量并不是太严重。而其余列国的医疗条件几乎没有,受伤的士兵得不到有效救治因为失血、伤口发脓、发烧等等会死去很多。

“赵军近期逐渐变得疯狂,龙腾卫士以及高力军出动的频率一直在增加,两军伤亡比例已经开始呈现出对我方不利的趋势。”徐正苦笑了一下,又说:“第二次韦城之战是由臣来指挥,亲眼看到敌军的龙腾卫士以甲骑具装和具装徒步士卒结阵冲锋,竟是硬生生地突破我军的盾阵。”

汉军的盾阵与犀利弓弩箭阵在阵战上一直是一项杀手锏,往昔可没有被硬生生突破的例子,听徐正说石碣赵军竟然从正面打破,刘彦脸上有所动容。

“幸亏是具装重剑士顶了上去,以重大伤亡硬生生地顶住,要不然……”徐正少有的露出惊惧的神态:“要不然被正面突破,再有两翼敌军轻骑侧击……”

刘彦印象中的徐正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还是第一次见到徐正会露出恐惧的表情,可见当时的战况是有够危险。

汉军也有自己的具装重骑,原先是三千,后面增加到五千,番号叫虎贲军,不过这支军队目前还没有加入战场。除了虎贲军之外,随着冉闵归附带来的三千甲骑具装,汉军之中的具装重骑数量已经有八千。而整编自冉闵军的具装重骑也没有在濮阳城战场,先被桓温带去梁郡战场消灭孙伏都所部,目前是在济阴郡境内休整。

刘彦可以理解为战局又再一次产生变化,之前可以视为一场小半年的热身,直至现在才是显示出一些将要决战的迹象。

现实情况是随着季节来到秋季,战马养起了膘有足够的负重能力,石虎麾下龙腾卫士的具装重骑到了适合上阵的时间。不但是具装重骑兵,任何骑兵都是类似的情况,之前动用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还不知道要废掉多少战马。

战马真心不是那么容易伺候,掉膘掉得严重基本是半废,体力不支的时候强行使用也会减少服役周期。所以说历朝历代的胡人都是等战马养好了膘,是在秋高马肥的时候才会大举出动。

刘彦详细地了解了一下近期的战局发展,得知濮阳郡之内的汉军已经下降到不足四万,他沉吟了良久依然没有调动军队进入主战场的打算。

“臣听闻我王有意奔袭邺城或是襄国?”徐正是用着疑惑的语气在说:“这一策略必然会使濮阳郡境内的敌军产生慌乱,对战局有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