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才女通常胆大(第2/3页)

玄学在东晋小朝廷是显学,被认为是儒家支脉,但凡是学者都会研究一下,造成的影响就是不管是世家的家事还是国家面临抉择,都极为容易被一些神神秘秘的玄学所左右。

不管是曾经的王氏,或是后来居上的庾氏,目前褚氏是新鲜的外戚,小皇帝年幼谈不上什么治理国家,国事在何充逝世之后是由褚蒜子全权处理,那么是不是说褚氏一族成了国家的统治者?

褚蒜子实际上还非常的年轻,她这个皇太后当起来并不舒服,原因是司马皇室早就大权旁落,褚氏一族虽然有诸多便利可以发展却缺少底蕴,没有背后庞大的实力支撑,国家依然是世家的国家,不是皇室或外戚的国家。

隔着一条纱帘,褚蒜子并不太看得清郭骜的相貌。她近来是有些心力交瘁,有汉军即将南侵,比较麻烦的还有王羲之正在大闹,心忧不免求鬼神。

“听闻石碣有一高僧名唤吴进,他说晋室必将再起,引来建武天王大肆迫害百姓?”褚蒜子口中的高僧就是那个劝石虎杀尽石碣境内晋人的家伙,建武天王却是石虎的名号。大概是早早守寡的一种通病导致她信教也信佛,碾着手中的一串珠手链,轻声再说:“胡人是衰弱了,那么将要兴起的华夏,是我们这个正朔,还是伪汉?”

任何与神秘扯得上关系的说法都是讲得异常隐晦,还要再更加模棱两可一些,总之就是话说出去了,可具体是怎么样全靠听者自己去猜,猜对了就是完全灵验,猜错的那就是领会错误。

郭骜本来是要含糊过去,没想到褚蒜子后面问得那么清楚,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运势有起有落,天象变化可以表明一切。夜观天象之下,却有亮星位于淮南之上,该是何人得运,恐怕是看淮南局势变化。”

褚蒜子听懂了,决定国家兴衰的就在寿春战场那边,她礼送郭骜之后,到了偏厅见到自己的父亲褚裒。

两人是行礼之后互相屈膝跪坐久久没有出声,期间有乳娘带着小皇帝司马聃过来了一次,等待乳娘将司马聃带走,沉默才被打破。

“既然淮南战局会左右国运,可还要多劝劝王羲之。”褚蒜子蹙着眉头,语气坚定地说:“不要因为家族私怨让国家面对强敌的时候横生波澜。”

王羲之有偌大名声,诸多好友不是大诗人就是大书法家、大玄学家之类的人物,对于舆论上面有很大的出声便利,他们一旦合心闹起来,就真的会将整个长江以南的社会舆论搅得乱七八糟。

褚裒苦笑着说:“现在还只是口诛笔伐,没有动用家族的力量互相攻击。”

“已经有一个庾氏了。”褚蒜子蹙眉的模样并没有影响到美貌,她说起来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要说妙龄现在的岁数才是真正的妙龄。她叹了口气,说:“庾氏还只是身处事外,若王氏与谢氏相斗……”

长江以南的家族械斗并不是什么稀奇事,通常还是互相之间的斗富结仇,财帛压不了对方气焰的时候就该是上全武行,曾经最大规模的家族械斗是互相之间呼朋唤友出动了近两万人,简直就是一场上了规模的战争。

以前上演全武行的还是一些互相纠结起来小有规模的家族,王氏真的要与谢氏撕破脸的话,以两家这种庞然大物的门阀还不知道是什么规模。

要是没有汉军南侵,褚蒜子巴不得世家之间打生打死,还最好全部同归于尽,好让国家的控制权回到皇室这边。问题是现在汉军要打过来,褚蒜子求的是整个南方团结对敌,不要发生什么内部争斗。

“主要是……皇室不……不争气。”褚裒前面还说得断断续续,后面干脆明说:“皇室公主名声太坏,要不然以皇室公主换谢道韫,王氏会满意的。”

司马家的女人名声可不止是坏,应该说一听到司马家要嫁公主给谁,那个谁绝对是选择落荒而逃。

还真就有听到要娶公主直接逃跑的人,那个人现在还在汉国那边当官,听说混得还相当不错。那个人就是荀羡,他在王猛被下放到地方为官之后,成为刘彦的第二任贴身秘书郎,眼见就是一个政治新星又要冉冉升起。

褚蒜子一直就是深皱眉头,对于自己父亲编排皇室,由于事情说得没假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说起来司马一家子的运气似乎是从司马懿到司马昭之后完全耗尽,此后的家族后代也就先作为琅邪王,后面成了皇帝的司马岳稍微争口气,可是司马岳只当了两年皇帝就驾崩,司马岳之后的司马家子弟就没有一个能够拿上台面。

“他们也就是闹一闹……”褚裒愿意往美好的方向想,直白说:“伪王对世家态度不明,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该坚持抵抗。”

从谢奕再谈婚事起,过去两个多月了刘彦还没有给出正式的回复,不止是谢氏一门被吊在半空,整个长江以南的世家心就没有能够好好的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