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难题不少(第2/3页)

伏伟还得知一个事实,春季十分西南半岛这边的气候异常多变,不是简单的下雨,是会出现狂风暴雨,是真正意义上的狂风暴雨,也就是会从海上飘来叫飓风和台风的恐怖存在。

还没有开始入侵却不是惊怵于自然气候,汉军还没有见识过飓风和台风,并没有直观上的印象,是有另外的原因。

经过长久的海航,不做任何的休整就进行登陆作战,时间太长的海上航行会致使将士状态变差,将会造成很大的无畏伤亡。这样一来也就简单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会在海上长久航行之后,不经过休整就立刻进入登陆作战。

今天是休整的第三天,还会经过七天的休整,随后就该投送第一批入侵部队。

随着东晋小朝廷的灭亡,属于东晋小朝廷的交趾大部分地区是被汉国接收,有一些地区则是林邑国和扶南国突然进军被攻占。

汉军会在日南郡进行登陆,登陆地点是一个叫比景(现代广溪)的地方,那里是交趾的一处天然海港,距离朱吾(现代洞海以西)最近。而林邑国就是将原本属于东晋小朝廷的朱吾以西给占了去,南下舰队入侵的第一阶段就是先收复失地。

虽说是决议入侵南亚,但是追根到底汉国对当地的地形基本是两眼抓瞎,还是查阅了东晋小朝廷那边宫藏的地图才有了初步的了解,问题是东晋小朝廷对南亚的了解也不多,很多还是自己凭空想象的乱写乱画。

比如说,东晋小朝廷是进军了南亚,光复东汉时期失去的一部分疆土,重新建立交趾,要命的是仅仅光复到后世越南的岘港附近,而西汉时期可是直接打穿到最西南端。

东晋小朝廷除了没有完全将西汉时期的失地全面收复之外,他们对于腹地更是完全不在意,仅仅粗略记载一些诸如腹地一两百里有大山,山是什么山,山有多么高或是长,之类的基本是没有提到过一个字。

七天之后,伏伟是亲自带着第一批登陆部队抵达比景,迎接他的是在朱崖洲见过一次的交趾校尉武定。

“来得不巧,刚好是下雨天气。”武定蹙眉看着昏暗暗的天际,老天正在泼水一样地下着大雨:“已经备下了足够的姜汤,希望你们带来了足够的雨具。是让将士们下船,还是等待雨停?”

伏伟也是觉得晦气得很,他们从朱崖洲出发的时候是风和日丽,航行半途天气也是良好,是进入到北部湾之后才遭遇下雨,没想到的是交趾这边的雨会比海面上还大。

第一批登陆交趾的部队,汉军的数量仅是三千,包括庾氏一族在内的那些家族武装则有四千,后面会分批再运输投送过来。

庾方之和桓序完全是一脸的懵逼,他们迫切想要知道雨什么时候会停。

“说不准啊。”武定才当了不到三个月的交趾校尉,他对着一个归降的晋军将校招了招手,等人凑近了,问:“这雨什么时候会停?”

袁芳投降之后表现良好被启用,原先是个杂号将军,现在是汉军的一名军侯。他思考了一下,说道:“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个时候雨该是会下四五天?”

一场雨下四五天并不算长得过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相似的气候。

“雨停之后,天气并不会变的晴朗,还是会阴蒙蒙。”袁芳见到刚从船上登岸的人都是皱眉,苦笑着说:“春季就是这样,阴蒙蒙还算不错了,就是空气潮湿了一些,要是到了连绵雨季才叫难受。”

熟悉半岛气候的人会清楚一点,春季根本不是一个入侵的好时节,连带秋季也不适合,应该是到夏季或冬季。

半岛的春季雨季很多,若说雨季只是麻烦也不对,还有相当多延伸出来的难题。首先是连绵的大雨会让很多原始丛林变得积水弥漫,再来是泥石流会异常严重,交通什么的等于是没有。再来是半岛本来就是原始丛林的生态,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什么植物都长得飞快,哪怕是开辟出一条道路,信不信那些被清除掉的植物没几天又给长得到处都是。

“林邑是一个建立在密林中的国家,极少数地区才是平原。”袁芳怪怪地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城池,是以村寨形式居多。几乎没有什么交通大道,有的是一些临时开辟出来的小道。”

庾方之是越听脸色越苦。他在来之前对林邑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就是一个蛮荒之地,亲眼看到和听熟悉的人那么一讲,才知道蛮荒到什么地步。

另外一些家族的负责人,他们开始怀疑来这个破地方是不是正确。

“庄稼一年多熟是真的,最少也是一年能收割两波,最多的区域一年可以收获四五次。”袁芳很是嫌弃地说:“当地的野人大多不事生产,平时就是睡觉和闲逛,依靠瓜果就能每天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