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目光要长远(第2/3页)

从胖揍周边国家和势力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慕容燕军正是出于鼎盛阶段,慕容燕军也是多个与汉军交战并不显得气弱的唯一一个,甚至可以说汉军在多次败绩中就是失手在慕容燕军手里。

讲士气,汉军与慕容燕军相差其实并没有出现鸿沟……

汉国从无到有再发展强盛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军队该有的信心早就培养起来,国家从疆域面积到人口完全胜于慕容燕国。

慕容燕国其实也是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他们从比自己弱小的敌军那里得知了自己的强大,稍微影响军心士气的是,面对汉军时无法从威势上以强欺弱,顾虑的是自己输不起而汉军输得起。

“大汉有十三个常备军,有五万禁卫军,能召来不下于七十万的郡县兵,有需要完全能够组建下一梯队的百万大军!”徐正说这话的时候红光满面,下一句是:“燕国才多少人口?三十万大军打没了就没了,想玩命也就能再凑个四五万人,咱们灭他们是灭定了!”

听着很提气,却不该是由一国太尉来讲。

汉国是有十三个常备军,却只有六个是处在攻燕战场,另外是分散在多个位置。

石羯赵国只剩下一处定襄,实际上已经是灭亡,差别是刘彦什么时候下令活捉或是干掉不知道健康状况的石虎。

拓跋代国因为拓跋什翼健被吓破了胆自行瓦解,盛乐早被汉军所夺,连带漠南的那些草原也属于汉国疆域。

张氏凉国受于底气不足想的是和平兼并,加入到汉国这个大家庭来共享胜利者的红利,目前是已经进入到谈判阶段,要是刘彦没有赶尽杀绝的心思,可能是会留下一个后患……或者叫历史遗留问题,但张氏凉国作为一个国家注定消失。

目前汉国需要应对的战线是一直在减少,西北除了必须保持足够兵力威慑西凉之外,对于盆地的苻氏一族是监视居多,也就是这里兵不需要再投入多少兵力,甚至还能抽调出来用于其它战线。

骠骑幕府因为石羯赵国走入坟墓的最后阶段,中枢已经将解散骠骑幕府划入进程,介时留下一些兵力作为各地驻军,至多就是再保持对西北草原的清理,需要的兵力将会有限。

南方包括蜀地,经过桓温主持的长久清剿,不服从统治的敌对势力不是被杀就是怕了,接下来也就是郡县兵进行驻防也就足够。桓温为了继续建立战功已经开始在向中枢请求南下印度次大陆,去找林邑和扶南的不痛快。

对于桓温的请求,中枢暂时是还在犹豫阶段,认为林邑和扶南根本就用不着两个常备军,顶多就是抽调一个常备军就能完成灭国占地的目标。而只南下一个常备军根本用不上征南将军的这个级别,最高规格也就是征南中郎将率部,或是干脆只出动一名郎将。

随着战线的减少,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比如“征”字级别的几个将军在接下来极为可能要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要不要将“镇”字级别的将军治所建立起来成为新的问题。

桓温这个征南将军近期的郁郁就在于南方的对手用不上他,寻求率部南下一直没有得到回复,琢磨着是不是要将海洋给纳入幕府直辖,既然没有对手就找出一个对手。

不需要担心没有敌手的也就是征北将军李坛和征南中郎将谢安,李坛还有北方草原的西高车这个征讨对象,谢安则是需要对进军西域进行必要谋划和准备,再一个就是征东将军吕泰在解决完慕容燕国之后还有鲜卑草原和东高车,就是柔然该由征北将军幕府还是征东将军幕府负责有点不好划定。

“美阳侯多久会到?”刘彦说的美阳侯是冉闵,他得到答案才接着说:“骠骑幕府解散,美阳侯参与对燕入侵不再建立独立幕府,可以将对右北平的第一阵攻势交给他。”

汉国并不存在哪个将军麾下有固定编制,都是在中枢许可下建立幕府,有多少部队也是根据需要来抽调进入该幕府的指挥体系。这个其实是为了避免出现军镇,所以连带“镇”字级别的将军名号虽然是有,可并没有任命该级别的将军。

刘彦很清楚将军长期统率固定的军队会有什么隐患,已经在思考是不是该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是设立一些职权而不进行任命。

要清楚一点,国家制度的框架中,尤其是现在任命什么官职,可能那个官职不出意外就是会由某个人来一当就当到死,甚至是这一代的某个官死了由下一代子嗣来继承,很多职位的任命真的是要慎之又慎。

刘彦的强势让很多明明存在的官职却没有人来当,虽然说没人敢于有什么反对意见,但隐患并没有除去。他的打算是在周边威胁清除之后,国家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连带军制也会进行大幅度的改制,比如将“征”、“镇”、“平”、“抚”这些将军号取消,换以没有特别指向的将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