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真正的较量才开始(第2/3页)

“东北面的那座山一直射来箭矢,我们的士兵无法进行还击。”

每一场战争都会出现对高地的争夺,那是有敌军居高临下不但能将己方的布置一览无遗,还有敌军的远程攻击武器射程将得到增幅。

现在笈多的登陆部队就遭遇到恶心事,位于高处的汉军弓弩部队肆无忌惮地不时来上几次覆盖,处于地势低的笈多弓箭手就算弓弦没湿射程也够不着。

整条战线并没有随着夜幕降临而消停,双方的远程兵种互相射箭,作为坚守一方的笈多还要遭遇汉军小股部队偷袭,使得作为防御的笈多一方不断惊惊乍乍,身体已经非常疲劳,精神更是无比疲惫。

陆地上是以骚扰战为主,有大变化也是随着新一天朝阳的升起。源于是一场登陆战的关系,海面之上却不会只有小动静。

“必须将舰队拉到海上!”卡特鲁克·卡普作为婆罗门并不是一台造粪机器,相反正因为是婆罗门经过精英教育:“有活动空间的舰队才是有效的舰队,被围困在港内的舰队只是存在舰队!”

要不怎么说笈多王朝海军强大呢?不止是他们船只数量多,还因为长久在海上的行动累积了大量的经验,“存在舰队”什么的可能没有成系统的理论,相关的认知却是知晓。

“是的,是的。”赞普特·华伦绝对不是在拍马屁,极度赞同地说:“只要我们能够击败汉帝国的海军,登陆依然能够继续。一旦我们无法击败他们,成功的登陆也是失败。”

止于目前,中原王朝根本没有打过海战,中亚以及欧罗巴的文明却是有过相当多次的大海战,其中还不缺乏渡海登陆战。

笈多王朝是建立在贵霜帝国的废墟之上,不但是得到贵霜帝国的诸多遗产,实际上也吸纳了不少大月氏人种。最为重要的是笈多王朝与罗马的海上贸易非常盛行,真没少从罗马身上吸收营养,对于地中海区域曾经发生过的战例不会陌生到哪去。

跨海登陆作战的关键真就不是陆军,是海军能不能掌握制海权。进攻一方控制制海权,不但能够源源不断地向陆地投送兵力,后续的辎重补给也才能够得到保证。防御一方掌握制海权,不管进攻方向陆地投送多少兵力都是在送人头。

海上交战的节奏不比陆地,舰队交战的容错率绝对要比陆地交战低,那是交战双方所依赖的工具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夜幕之中两个不同阵营的舰队,他们皆是盯着对方的灯火在进行动作,沿海区域的海浪本身就不高,再加上目前没有大风,航行于海面上的战船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大颠簸,可以使互相之间都能看清对方的灯火。

“我们不敢熄灭灯火,怕的就是发生战船相撞,他们也是亦然。”伏伟也借战船灯火对笈多的战船数量有可观判断:“对方数量比我们多,如无必要必需掌握好交战距离。”

伏伟是带着五十八艘弩船和三十艘艨艟作为先期投入交战的部队,弩船与艨艟之间又拉开了距离。在他的指挥下,五十八艘弩船分列成为两支编队,都是摆出了“T”字阵型,艨艟则是分散游弋在弩船阵型周围。

汉军战船的床弩布置与现代战列舰的舰炮布局差不多,只有在横列对敌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火力,“T”字阵型恰恰就最能发挥出侧舷火力,不管是在前战列舰时代,还是进入到无畏舰时代,基本上都是使用“T”字阵型。

对了,汉国虽然已经有青铜炮,可是并没有投入到海军战船的使用上面,除了是因为陆军对青铜炮的“划分”严重之外,还与海军没有可以让青铜炮发挥威力的战船存在有关。

海军想要使用火炮,首先是要船体能够经受住震力,吨位上面也绝对要足够,后面就是关于炮位布局了。

刘彦已经下令各船厂研究可以部署青铜炮的战船,他本人还给出一种思路,那就是给予盖伦船的设计草图。

汉国海军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装备青铜炮的战船(非系统),最快估计也要三年之后,甚至有可能更久。毕竟一种新生事物都是需要一再验证,尤其是海船更是如此,需要在验证中不断积累经验,才会有成品,而这个成品甚至都还要经过一再的改善。

“发射!”

因为战船之上都有光源,可以判断双方之间的距离,对寻找目标并没有太多障碍,汉军战船在敌军战船进入己方射程之后,各战船就相续发射床弩,手持劲弩的弩兵也是随之发射,瞬间海面之上又是在上演“流星雨”的画面。

这个时候的海上交战,远了就是拿箭来射,通常意义上很难对战船造成致命损伤,是以杀死杀伤对方船员为主,再来就是火箭可能会引燃敌方战船。

海面上的“流星雨”再次上演之后,该海域的天空不断来回激射火箭,一时间就是光亮大作,使双方皆能看清楚对方战船是什么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