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抵达(第3/3页)

波斯萨珊使节团的正使出身王室,名叫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副使是厄古泰·巴赫拉姆。他们整支使节团的人数达到六百人,光是承载人和货物的船只就多达三十艘。

规模第二大的是两萨特拉普,除正副使节之外有三百余人,乘坐的船只却是汉国提供。剩下的各国使节团人数从数十到上百不等,除开卡拉巴拉斯也是乘坐自己的船只之外,其余都是乘坐汉国的船只。他们相同的是都携带了大量的货物。

袁乔听说波斯萨珊来了一个王室成员并没有感到吃惊,对于异国的王室什么的,要是国王亲自来还会重视一下,王子过来也会得到重视,王室成员什么的哪个国家没一大票人?

“各国使节团携带大量的货物,除少量贡品之外,余下皆是要与大汉进行贸易。”庾龢对这个是耿耿于怀:“化外之人太过愚昧,未经我们允许,已经将货物拉到市集贩卖。”

每一个国家都是有自己的特产,阿三那边象牙、宝石之类的玩意不缺少,波斯人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毛毯。

“他们拉到市集的货物并无卖出多少。”庾龢完全就是当成笑话在讲,说了一些趣事,后面才接着说:“各使节团到集市之后大肆购买,几乎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尤其是丝绸。”

中原王朝不会理解各国对丝绸的痴迷和渴望,实际上民间交易丝绸的数量也不大,基本是各个用得起的家族批量购买,再来就是皇室的特供,所以市面上就不存在多少丝绸。

那些使节团带到汉国的货物没有遭到追捧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象牙什么的还会有人买,宝石之类的因为民族价值观的不同基本卖不出去,毕竟诸夏喜欢的是玉,不是什么宝石,哪怕是珍珠都会比宝石受到更多的追捧。

“只要有交税,管他们怎么买卖。”袁乔是真的不在乎,倒是因为各使节团的举动产生一种瞧不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