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阿三还是挺牛逼的(第2/3页)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摆着手非常大度地说:“我们不会占领哪怕一寸的土地,我们打下的地区完全可以交给汉帝国。”

吕议却是因为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更加警惕,难以忍耐地用怪怪的眼神看着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

“我们也不是没有任何追求,除了证明汉帝国与我们结盟完全正确之外,作为土地上面的置换,汉帝国可以在其它方面给予补偿。”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爽朗地笑了一小会,提出所谓的补偿:“我们极度需要丝绸。如果我们打下的地区足够大,汉帝国是否愿意将制作丝绸的方法教会我们?”

关于中亚乃至于欧罗巴极度渴望丝绸,吕议是已经完全知道,就是暂时没搞明白他们为什么对丝绸那么痴迷。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岁月中,中原王朝是认为中亚和欧罗巴之所以那么迷恋丝绸是因为丝绸的美丽,但实际上是不知道丝绸经过中亚之后,卖到欧罗马是有着同等重量黄金的价格,甚至是数倍于黄金的价格。

丝绸制成衣物当然当然是穿着舒服,也是脸面的象征,可丝绸之所以那么贵有着其它原因,除了长期被中亚国家层层地过路费之外,还因为丝绸能够防箭!

关于丝绸能够有效减少箭矢的伤害,甚至是穿多层丝绸在中箭之后更容易取出箭镞,不至于撕裂皮肉。

丝绸有防箭功效的知识,中原王朝并非不知情,他们没有料到的是中亚以及欧罗巴之所以那么痴迷于丝绸,就是因为丝绸能保命,偏偏中亚以及欧罗巴知道穿丝绸是为了加层防箭能力,中原这边却没有那么干。

丝绸出于诸夏文明,历代中原王朝却压根不用于军事用途,倒是到了蒙元时期被大肆利用起来,根据《世界军事历史全书》的记载:蒙古轻骑兵和重骑兵都携带一柄短弯刀或一把战斧,每个士兵在战斗开始前还要披一件绸长袍。这种绸用生丝制成,编织得十分细密。成吉思汗发现箭很难穿透这种绸衣,只会连箭带布一同插进伤口,因此蒙古军队招来的中原外科医生只须将绸子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

汉国已经发现了丝绸的军事用途,战争对丝绸的考验也在几次与羯族重骑兵的交战中得到验证。发现丝绸的这一用途之后,刘彦是大肆鼓励加大丝绸的产量,近几年丝绸产量在官方的主导下才算是提升下去,可要说军队大肆装备是假的。

“我们也仅是能够列装得起一些重骑和突骑,压根做不到全面列装。”

吕议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分别之后进了宫城汇报商谈的经过,他没有加上自己的主观印象做什么评价,刘彦听后对波斯萨珊也同样产生了警惕心。

如果波斯萨珊是想用土地来换丝绸的制作方法,事实上多多少少是能说得过去,他们之所以产生警惕心,是因为波斯萨珊竟然在出使之前就做好了相关的计划。

刘彦还是有相当的先见之明,得知有外国使节团过来,早就警惕各国对丝绸制造方法的窥探,有事先做好相关安排。

那些使节团到汉国之后,还真的竭力探寻丝绸的制造方法,由于汉国早有准备当然没有被获取。

“听闻阿三早就开始仿造我们的丝绸。”吕议完全是当笑话在讲:“阿三是尝试用蜘蛛的丝来制造,好像还真的搞出了相似的生丝,就是与蚕丝做成的丝绸是两种产品。”

没开玩笑啊!阿三是真的研究蜘蛛丝来制作丝绸,并且是在几百年前就开始在尝试,好像还做出了成品,但在试验过程中被火一点就着火成为灰烬,一度停止研究,很久之后才又开始尝试。

其实蜘蛛丝还真的是好东西,某些程度来讲蜘蛛丝比蚕丝更有纤维强度,蜘蛛丝也真的能够制作成为衣服,就是需要成熟的技术,并不是用纺纱手法,是利用蜘蛛丝本身的粘性,这一点云南的苦聪人就有相关技术。

一直到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蜘蛛丝开发超过了蚕丝,很多军事用途上蜘蛛丝的价值更是远超蚕丝,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蜘蛛丝曾被用作望远镜、枪炮的瞄准系统中光学装置的十字准线,后面更是研究出防弹衣等军事用途的东西。

吕议是当成笑话在讲,知道蜘蛛丝后面被利用起来的刘彦却笑不出来。

“阿三在冶炼上面走在世界前列,没想到连对蜘蛛丝的研究也一样……”刘彦一句话说得吕议完全呆愣住,后面那句话更是让吕议差点石化:“我们对蜘蛛丝也应该有相关的研究。”

吕议是惊讶到一时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自己的君王。

刘彦还没说宗教呢,要是再算上宗教,阿三简直是有种要上天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