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海纳百川(第3/3页)

刘彦这才记起来了,这一家子原本是羌族,不过也是汉化得差不多了的羌族,是他起家时主动投奔过来的其中一个家族。他下一个念头是,一家子竟然有六人充任地方当官,最出息的做到了一郡的郡守,差一些的也是县里有份量的职位,别说还有另外的四人在军中,职位最高的是校尉,算得上是一个官宦之家。

他们的本姓是苏乐,已经改成了苏姓,不会是异族成为汉人之后混得最好的一家,却也看着混得相当不错,类似苏家这种归化汉人并不少,归化胡之中混得最好的是原本为匈奴人的骞建同。

迎接仪式很快就结束,之后就一场官方主导的狂欢,刘彦肯定是要参与进去,就算装也要装出记得功臣和善待从龙之民该有的样子出来,要不然少不了会有刻薄寡恩的污点。

汉国是有归化胡混出头,只是占了其中很小的比例,中枢大约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点无数个九,中层由归化胡出身却混出头的大概会占百分之十左右,基层会达到二十左右,其实真正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祖上就是汉人的手里。

现在的汉国官方户籍只有一个民族,户籍上不是汉籍肯定无法参与到体制内,刘彦不需要搞少数民族的工程给国际看,深切知道国民在民族的分成是越纯粹越好。

到上船之后,刘彦特别让人找来苏东的履历,一看之下苏东的能力未必有多么出类拔萃,可还算是属于尽忠职守的那一类型。他看另外一个做到校尉的苏北履历就漂亮得多。

“苏家战死疆场的直系族人就有十七人,旁支更多……”刘彦其实对所为的官宦之家是有忌惮,他很清楚所有的官宦之家随时都能成为世家乃至于是门阀:“不管子孙后代是怎么样,至少任何一代的开拓者都有付出。”

有付出就该有回报,要是辛苦了大半辈子,却是什么价值都没创造出来,哪怕是有创造什么也无法对子孙后代有帮助,那跟白活一场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