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浩瀚的事业(第2/3页)

“曾经的戎狄以及北狄,史书记载他们是白皮肤系人种。”谢安是个很博学的人,以往没好机会看更多的书,目前汉帝国可是有中央图书馆,能找到很多书籍:“看看关中以及北地,他们消失了。”

七八百年的时间,秦人与戎狄,赵人与北狄,一再互相通婚之下,消失的是白皮肤系,谢安想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冉闵似乎听不出这一层含义。

“我们的祖先先是在黄河流域繁衍,各个部落之间从来都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历经了不断的吞并与被吞并,慢慢决出一个区域性的霸主,才形成同一个民族。”李坛是从汉帝国新一代教科书上面看到了以上的定义:“一开始根本不存在华夏,是不断融合才有了华夏。”

“是是是。”冉闵略略烦躁地说:“陛下说什么都对。”他果然没听懂谢安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一段话还真的是刘彦特地给一节历史课写的“序”,算是为本民族的由来做一个定义。他认为自己也不是在胡说八道,反正后世的教科书就是那么写的。

“看看我们的肤色。”冉闵反正就是不服气:“都是黄皮肤吧?”

诸夏进行不断的融合,到了他们这一代肤色只有一种,那也是成为同一个民族的先决条件。

现在汉帝国正站在远比祖先更加复杂的历史节点,开拓的区域更广,遭遇的民族更多。他们已经遇上了棕皮肤系、白皮肤系和黑皮肤系,谁都无法确定日后会不会再碰上红皮肤、蓝皮肤……五颜六色之类的人种。

冉闵是真的无法接受不同皮肤都是同一民族的价值观,他觉得那是明摆着的事情,皮肤都不一样,怎么好意思觉得是一个民族啊!

“也许……我们正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冉闵像是一个预言家似得,说道:“在我们埋进土里之后,也许是一百年,可能是一千年,我们的后代会因为皮肤颜色的不同产生纠纷,可能还会爆发内战。”

徐正:“……”

李坛、吕泰、桓温、谢安……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怔怔地看着满脸严肃的冉闵,他们有那么一瞬间认为冉闵说的情况极可能会发生。

秦人和赵人花了多少时间“消灭”互相通婚之后的白皮肤系,谁也没有去记录和进行研究,以至于就算是有心进行反驳,真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

那是一种“多数”去“消灭”那个“少数”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秦人、赵人与外族通婚,是黄皮肤系占了多数,一再通婚下来自然就“消灭”了属于白皮肤系的特征。

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科学论点而言,他们不懂那么多,却能产生一种简单的思维,绝对不能过多地去融合异族,要不然就成为汉人被异族融合了。

“我们有必要找机会与陛下谈一谈。”

“是啊!”

众人在一时间达成了一致。

另外一边,刘彦已经携手崔婉在巡视。

今天的皇帝和皇后都是穿上了正装,便是天子十二章冕服和皇后凤袍,展现出了无限的威严。

被选为侍寝人的各国公主自然是在列队的最前端,她们优先接受了审阅。

每一名公主在今天都是摒弃了本民族服装,一致换上了汉家的服侍。要是以汉人的审美观来评定,她们穿上汉家衣冠之后,有那么几个还是会令人觉得惊艳,自然也存在令人看了觉得怪异的存在。

刘彦对于融合异族有很大的兴趣,但他也是看对象。

可能后世是白种人优势的社会结构(不管承不承认),刘彦对于将白种人融合掉真的是有无限的兴趣,对棕皮肤系也不会感到反感,独独对融合黑皮肤系(含亚黑人)打从心里感到抗拒。

不是简单的认为黑人是一个落后人种,是刘彦依稀有一些印象,例如黄皮肤系人种与白皮肤系人种、棕皮肤系人种结合,产生的后代会是黄皮肤系的特征被继承最多,哪怕是白皮肤系和棕皮肤系的特征比黄皮肤系多一些,结合的混血儿基本上也是在颜值达到标准范围。

黄皮肤系与黑皮肤系进行结合,产生的后代几乎没有例外都是黑皮肤系,后世的科学家认为那是黑皮肤系的基因最为悠久,导致基因的竞争是黑皮肤系取胜。

“陛下,臣已经初步拟定名单。”崔婉没有特别压低声音,她也真的不用在乎那些美女的感受:“陛下有空闲过目一下?”

刘彦是用饶有兴趣的表情在检阅众美女,看到大多数美女都是白皮肤系深感满意。

要是历史没有被改变,大航海时代之后白种人就会将自己的基因扩散到几乎是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事实也就等于白种人掌握着地球的大多数生存空间。

很多时候关于生存空间的争夺就是看人种的生存范围,尤其是科技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地球大多数地方处于绝对的蛮荒时期,谁先去那一块土地栖息下去,只要不是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生存的土地,那么格局基本上也就固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