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两国友谊靠汉人(第2/3页)

有相关记载的是,闪米特这个种族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三千年,他们最为辉煌的历史就是建立巴比伦帝国(阿摩利人)。

现在自称阿拉伯人的族裔已经非常多,分布十分的零散以及广泛,北非、东非、西亚、中亚都有自称阿拉伯人的部落存在。

目前正在寻求独立或自治的阿拉伯人主要是以西亚的部落居多,开始缓慢地蔓延向东非,等于是他们同时在反抗波斯人与罗马人的统治。

阿拉伯人同时挑战两大帝国,可比较诡异的是各个部落是各干各的,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一直以来也就只能捣捣乱,事实上也就是捣捣乱,给两大帝国造成一些小麻烦。

关键是开始反抗的阿拉伯人太多了一些,尽管是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小麻烦多了也就变成大麻烦,直接的体现就是萨珊帝国这边属于“重灾区”的范围,萨珊帝国与罗马交战的前线部队后勤线变得异常脆弱。

萨珊帝国和罗马双双撤军,两国军队撤离形成的“空白地带”几乎是一时间冒出难以数清的势力,哪怕是一个小村子都至少有两股以上的势力宣布所有权,结果是那些势力互相打了起来,致使两国撤军并没有为那些地方带来和平,相反是变得更加乱。

“我们正在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巩固海疆上面。”尤利安对叙利亚可能会比克谢亚斯更加了解一些,一切只因为他的封地是在埃及和小亚细亚:“那边越乱,其实对我们双方都更加有利。”

克谢亚斯所知道的是,罗马人是真的发疯了似得在巩固海疆,仅是西班牙行省的海峡就划拨了两百万金币建造工事,要不是没有那个技术建造封锁海峡的闸口,就是花费再多也会建立起来。

罗马人是真的被汉帝国的舰队直接开到君士坦丁堡的临海给吓住了,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某天汉帝国与自己开战,然后汉帝国的舰队又是直接抵近到君士坦丁堡进行登陆。

除了发了疯似得建造海峡工事群,罗马人还在疯狂地研究战船,另一方面还最大限度地向汉帝国下单购买任何可以购买的船只,显然就是得了“战船不足症”这种病。

“不止是西班牙行省啊……”尤利安一脸郁闷地说:“埃及行省也在建造沿海工事。”

“对了!”克谢亚斯想到了一件事情,问道:“听说汉帝国提出与罗马共同重新挖掘古苏伊士运河?”

古苏伊士运河是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首次开挖,当时的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

一些证据显示这条运河的存在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被荒废。

古苏伊士运河在公元前二五零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

当前的古苏伊士运河就是属于被毁坏的阶段,罗马在过去数十年是陷入内乱,压根就没有那个能力去重新修复。

要是历史没有被改变,等待尤利安成为罗马新一任的奥古斯都就会下令再次重建。

现在嘛?罗马的奥古斯都还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他连内战的创伤都难以恢复,哪有闲工夫去管什么古苏伊士运河。

“嗯,汉帝国是提出了共同修复苏伊士运河的提议。”尤利安就知道根本瞒不住,一脸苦笑地说:“就如同我们根本无法拒绝汉帝国租借港口以及租借,对于共同修复苏伊士运河的建议肯定也只能答应,但……我们还在拖时间。”

其实不管是罗马人还是波斯人,他们真的非常纳闷汉人(官方)对他们怎么会那么了解,怎么都猜不透互相之间仅是接触了那么点时间,汉人该知道的怎么全知道了。

苏伊士运河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价值,有它的存在可以直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互相之间的航海就不需要绕过非洲那么一个大弯。

恰恰就是极大缩短了海上航行的时间,才是罗马人最为担忧的一点。

要是某一天罗马与汉帝国成了交战国,他们认定汉帝国肯定不会选择从东方的陆地一直打到西方,就是用膝盖来思考都能明白跨海入侵才是最便捷的方式。

汉帝国已经向罗马租借了相当数量的港口,根据签订的条约给出限制,其中包含了汉帝国不能是以成编制的舰队形式进行停泊。

条约是那么回事,汉帝国会不会遵守罗马人并没有把握,罗马人是会将汉帝国有没有遵守条约当作是一个“警戒线”来对待,要是某天那些租借出去的港口停泊的汉帝国战舰数量有些过多,罗马人就该明白战争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