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事情大条了(第2/3页)

这里是西域以西,原先属于匈尼特人的地界。

原先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匈尼特人都是以放牧为主,文明层次并不高,周边也就没有什么城镇。

这边的河流很难看到如汉帝国国境内的景象,比如河面之上漂着舟船,应该说数十里的河段都找不到一条像样的舟船。

“敌军收集不到舟船,渡河手段只有制作木筏。”霍东之间就将河面上的舟船给收集了起来,还是汉人到来之后才制造出来的舟船:“距离我们十二里之外有一处比较浅的河滩,夏季的时候会裸露出河床。”

一条河的河床有深有浅,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降水量等等的关系,出现一些自然而然的变化。

“二十万以上的敌军,没有可能全是匈尼特人。”李匡在知道敌军数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过来,必定是国际形势出现大变局:“我们要做好在这里长期作战的准备,不能有疏漏!”

掌握战场上可能对敌军有利的大小相关,是一名统兵将领必要的素养,对地形的了解是越充分越好。

霍东来这里当值已经有一年多,平时只要有机会就会沿着河岸进行活动,手头上记录的资料并不少。

“上游要时刻关注。”李匡点着沙盘上的那个“U”字拐弯点:“这个地点我们不好行动,敌军却能依靠自己所处的方位优势。”

李匡担心的是敌军会选择筑坝,不管是敌军想要水攻,或是筑坝让下游的水位降低,对他们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霍东没有傻乎乎地去打什么包票,说什么敌军就是一帮蛮夷,哪懂得那么多。

汉人是当世霸主族裔没有错,但要是将其余种族当成傻子,自己就真的成了最傻的傻子。

“职在那边建有观察哨。”霍东问道:“需要在那里构筑营垒吗?”

李匡奇怪地看了一眼霍东。

那个地方可不是小小的一片,是很大的一块区域,能够构筑堤坝的河段更是长到夸张。

派去驻扎的部队少了,没有什么用。

派去驻扎的部队多了,那一边则很可能会成为主战场。

“时刻关注。”李匡收回视线,目光看向了沙盘,问道:“敌军还是待在原地没有动弹?”

汉军这边的斥候已经侦查出了一些情报,包括发现了萨珊和罗马的军旗,反应过来两个大帝国都派遣军队东进。

这个消息对李匡非常有用,使他能够更清晰地判断出即将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至于说萨珊和罗马,包括另外那些国家,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组成联军,并且做出实际的战争行为,都不是李匡所在乎的地方,他需要做的是猜测战事规模,然后向中枢请求多少兵力的援军。

“敌军还是没有动。”霍东一样是知道萨珊和罗马参战了,唯一的情绪就是激动,可算是又有大战爆发,可能还是前所未有的旷世大战:“他们没有在您率军抵达之前抢渡喷赤河,应该是想要等待后续部队的来到,集中优势兵力强攻。”

对此李匡多少是感到庆幸。

之前得到的消息是进犯的敌军只有八万,匈尼特虽然是被打残了,可要是拼老命还是能凑出八万步骑,李匡真没往各国组成联军的方向多加深思。

等待进一步的情报不断传回,发现的敌军数量从八万增加到二十万以上,李匡已经率领部队抵达喷赤河。

敌军没有立刻压上来?李匡内心的压力反而是要大了一些。他无法判断敌军最终的数量会有多少,毕竟是那么多国家的联军,连万里之外的罗马都派了军队远征,可以想象他们这一次的联合是多么有诚意。

要是手里的常备军不是只有一个,李匡会选择主动怼上去,才不会让敌人那么安逸地进行集结。

可惜的是李匡手里能动用的只有一个常备军的规模,拉到前线的更是只有两个师,真没有太大的本钱去搅乱敌军的布置。

四万辅兵部队?都是辅兵了,组织度方面连郡县兵的级别都不如,打一打阵地战还有点用,游动模式的野战是嫌弃汉人死得不够多不够快。

“仆从军的组建速度应该再快一些!”李匡说话的对象是随军长史宋平:“三个月之内,我要看到二十万仆从军抵达前线。”

汉军的每一支部队都有长史,要是在长史前面加上“随军”的前缀,除了是类似于参谋长之类的角色之外,还是部队的“管家”。

宋平眉头挑了挑有些为难地应:“诺!”

整个安西都护府辖区之内,西域人的数量都还不知道有没有剩下一百五十万。因为汉帝国对西域的减丁政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西域男人被杀或被捕捉的事情,想要在三个月内拉出一支二十万规模的炮灰,真不是那么容易。

李匡当然知道有难度,但是无论是何等的困难都必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