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取乱之道?(第2/3页)

这里是秦岭边上的一处景点,相传很久之前的先秦,始皇帝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行宫,只是后面毁于战火。

既然能够让始皇帝选择来修建行宫,可见风景肯定不错。

现如今长安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余万,城内各种设施是依靠庞大数量的奴隶基础修建得差不多,道路的规划以及建设全面竣工,外围的建设也就开始了。

城里人总是需要有个城外能够踏青的地方,一般就是在城市的郊外,以诸夏的情操又喜欢爬山涉水,他们所处的位置本来是要修建一处临山公园,后面却是被临时改为军营。

汉帝国第二支,也是正式有番号的第一支火器师将会在这里全面列装火器,并且熟悉火器的操作。

纪昌和桑虞看到刘彦出现,站起来行礼,口称:“陛下!”

“是对战争心里没底吗?”刘彦的理解就是这样,要不然两人来这边干什么?他走过去在石椅上坐下,说道:“朕刚刚接到李匡的战报,喷赤河三十余万敌军瓦解了。”

“恭贺陛下!”

纪昌和桑虞皆是露出了大喜的表情。在他们的预估中,那一场战争怎么都需要打个一两年甚至更久,真没有想过那么快就会出现结果。

“安西都护府阵斩十余万,俘虏十二万,罗马与萨珊东侵部队,仅有三千余波斯人逃回本国。”蔡优喜气洋洋地说完,看了刘彦一眼,补充道:“慎殿下在此役同样立下大功,洞悉了罗马人的阴谋,亲自监督部下妥善处理。李都护对慎殿下大为赞赏。”

“别给他脸上贴金了。”刘彦话是那么说,脸上的表情却是很欣慰:“十一岁的小屁孩,能做好本职工作,朕就很高兴了。”

“……”

身为臣下,他们看到刘彦这种明明很高兴很欣慰,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琢磨着是该沉默呢,还是应该拍拍马屁?

“刘慎已经在返回长安途中。”刘彦看向了正在练习四段射的一支部队,目光是停留在庶长子刘铭身上:“朕让一个儿子上了战场,第二个儿子也会随军参战。”

“陛下乃是明君!”桑虞先满是敬仰和尊重地说说完,后面却迟疑道:“只是……铭殿下……”

“他亦是朕的子嗣。”刘彦看向了桑虞,说:“身为皇子,自该为大汉有所建树。”

三位大臣陷入沉默。他们其实对刘彦安排刘铭进入军中并不赞成,并且明确表示了几次反对。

他们会反对的理由相当简单,刘彦让刘慎去军中可以说是历练,也能说是让刘慎取得军方的好感,大有让刘慎建立自己班子的意思。

刘彦那样的行为是被众大臣看成在释放一个信号,将刘慎视作太子去进行培养,可后面连刘铭都被安排进入军中,还是以士卒的身份,那么就让他们有些懵了。

“圣上。”纪昌的这个称呼不同于陛下,是对族长的称呼:“臣依然反对铭皇子进入军中。”

“朕知道你们的顾虑。”刘彦是真的知道,无非就是忧虑刘铭也会有自己的班底,觉得是取乱之道。他还是那句话:“诸夏自古便有分封之制,大臣显爵有封邑、封国,诸侯王亦然。朕打下了如此的江山,酬诸君之功。诸皇子只要不太荒唐,日后亦会有自己的封国。”

众人再一次无话可说。

他们的确是得到了优渥的封赏,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封国,自己都有这样的待遇,难道去反对刘彦给自己的子嗣分一个封国?

“朕可不想一些长于深宫的子嗣掌握封国。”刘彦这是第一次表达自己明确的观点:“分封得远远的,他们要有能够抵御异族的能力,甚至要有继续扩张的才能。怎么能够不加以培养?”

桑虞一再犹豫,咬牙说道:“陛下应当对太子人选早做决断。”

纪昌和蔡优将头转到别处去,他们清楚那是桑虞的独角戏,自己不应该参与进去。

桑氏妙,她现在就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就代表对太子之位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桑虞现在要求刘彦立太子,最有优势的肯定是刘慎,被安排进入军队的刘铭哪怕是有威胁也仅仅是一丝丝。等于是他表态桑氏不掺和了。

刘彦现在有七个儿子,除了刘慎是皇后崔婉所生之外,其余都是低品阶的后宫嫔妃,皇后下一级的四妃全是生的女儿。

整个朝中,不知道是该感叹刘慎命好,或者是纳闷其余贵人肚子不争气,要说汉帝国真的该有一个明确储君的话,现如今真没有比刘慎更合适的人选了。

“朕会考虑。”刘彦是盯着桑虞看了大概两分钟才开口,然后转换话题:“入侵萨珊的战争会在明岁秋季正式开始,几位大将会去之外,还需要一名合适的文职大臣。朕决议让桑卿前往。”

桑虞知道这个是对自己表态的一种赏赐,露出喜悦的表情,保证道:“必不使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