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汉学(第3/3页)

“那就是杂家。”刘彦表示自己还是有读书的,尤其是登基之后看了不少百家学说:“杂家就是毁在吕不韦手里了,要不然……”

所谓杂家便是“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强调“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这一特点。说白了就是集合百家之长。

吕不韦作为杂家一代领袖,不是他治国方面失败,是政治斗争上面的失败。

历史只是着重记载了始皇帝的横扫八荒六合,忽略了前几代的先王的累积,更被忽视的是吕不韦作为丞相时期的那些成就。

要是将赢异人的那些年,再看看嬴政没掌权之前的秦国是什么样,会发现在吕不韦的理政之下,秦国是不但统合和梳理了军政,国帑以及粮秣也是得到最大的累积,要不然国家没有钱和缺乏粮食,嬴政怎么去启动一统之战?

杂家?纪昌之前还没有想过这个,被刘彦一提之下,他认为从学派定义上面自己还真的是一个杂家。

“不过大汉现在不去区分什么学派了,没有什么家,有的只是汉学。”刘彦是将这一件事情当成终身大事在做:“朕从未想过重启百家争鸣。学派?后面就会成为学阀,然后因为出身的不同被打上标签,为了争斗而争斗,爆发党争。”

纪昌继续沉默。以他的眼界能听得懂刘彦在说什么,就是因为听懂了才会沉默。

“有一个汉学便足够了。”刘彦爽朗地笑了一下:“大汉之学说。”

纪昌在沉默中想的是,历来皇权对学识只能办到引导,甚至很多时候是连引导都做不到,当代的那些知识分子会配合刘彦整合所有学说一统成为汉学吗?

刘彦似乎是从纪昌的表情猜出是在想什么,说道:“他们要是不配合,朕就能做到不任用。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学了却难以用自己的才识去获得,会甘心?除了一些脑子不太正常的顽固之辈,有知识的人……尤其是所谓的大家,还是很识相的。”

纪昌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