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阿三还有救吗?(第2/3页)

“这是阿三独有的社会情况。”伏寿很想告诉冉闵,要不是这样汉帝国想灭掉笈多帝国恐怕不会容易:“大汉治下的阿三,被他们自己划分为贱民的阶层,数量在七百来万左右。征召他们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甚至还能收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这个也是阿三的独有情怀,贱民被征召了不但要自备武器还需要上税,不过别奢望他们能够有什么精良的装备,不是两手空空接受应征就该偷笑了。

“我们这一次征召的阿三贱民是十三万,来自首陀罗是十六万,剩下的便是刹帝利军团。”伏寿就是负责幕府兵力划分和编制的长史,比较熟悉征召兵源的分布:“在阿三的种姓制度中,首陀罗是数量最多的。我们征召首陀罗的时候他们很诧异。”

按照阿三自己的分类,首陀罗其实就是属于杂种的阶层,他们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这一次对首陀罗进行大规模地征召,的确是打破了阿三的传统。以往并不是不会征召首陀罗这个阶层,是征召也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征召属于肉盾的那一批首陀罗。

骞建同发布征召命令,首先进行反对的就是婆罗门阶层,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征召的数量太多。

哪怕是汉帝国正在遭受举世围攻,却是一点软弱都不会有,骞建同给予婆罗门的答案非常直接,作为阿三大陆上最为尊贵的阶层,汉人保留阿三的制度已经是非常仁慈的行为,进行一些规则上的更改是最为尊贵阶层的权力,别瞎哔哔。

会大量征召首陀罗,其实是因为贱民太过贫穷,天竺幕府压根没可能给他们分发武器的前提下,绝大多数贱民只会是手持木棍踏上战场。

首陀罗虽然是低种姓,但他们的状况会好一些,至少被征召的时候有钱来武装自己。

要是按照诸夏的征召传统,算得上最应该被征召并不是首陀罗和贱民,是刹帝利和吠舍才对。

刹帝利能够算是军功世家,诸夏要是进行动员,首先动员的就是军功世家。

吠舍则算是商人阶层,诸夏的动员制度中,商人和赘婿是比较靠前的征召群体。

依照诸夏的征召制度,阿三种姓制度中的首陀罗和贱民相反会是征召序列中排名靠后的群体。

诸夏历来是知道哪一类群体上了战场最有用,例如会优先征召百姓之中的良家子,除了良家子家世清白之外,还有足够的訾产来武装自己,再则便是有足够的追求军功欲望。最重要的是,他们一旦当逃兵或是投降,家乡的亲族会付出代价。

“我们并不想改变他们太多。”冉闵耻笑了一下下,满是嘲讽地说:“就让他们继续腐烂下去。”

汉人是征服者而不是解放者,没有那个义务去改善阿三的制度,那就是为什么不摧毁种姓制度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阿三的种姓制度对征服者非常有利,他们的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征服者的特权而被设立,征服者空降下来成为新的最高阶层,谁打服了他们都能立即当大爷,称得上是无缝连接的构造。

“走吧。”冉密转身迈步:“看一看整训做得怎么样了。”

以往贱民被征召起来压根就不会经过训练,是集中起来就被拉上战场。

汉人是拿阿三当炮灰没有错,只是军事传统太过悠久,觉得哪怕是炮灰经过短暂的训练,大概是能从消耗敌人的炮灰,变成至少能杀些许敌人的炮灰。

“不训练是绝对不行的。”冉闵看着被麻木训练的阿三,深深皱眉说道:“要是连最基本的号令都无法服从,要来干什么?”

诸夏的军事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例子,证明军队的数量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军队就该有最基础的调度能力,要不纯粹就是浪费粮食和给敌军送人头。

最为关键的是,天竺幕府对阿三的训练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月,成果却是近乎于没有。

“他们太麻木了。”张石评价道:“他们服从征召踏上战场,不是为了去杀死多少敌人,很像是期盼被杀之后能有美好的来世?”

“……”冉闵一时间表情变得有些僵硬,他想起了很不好的往事:“曾经在石碣的肆虐之下,我们何尝不是求死。”

还是有区别的,汉人麻木是麻木,可至少还抱着能杀几个是几个的念头。

看看那些阿三的眼神,再看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无法从眼神里面看到任何正面的东西,那一脸的不耐烦再加上被一再纠正就是改不过来的肢体动作,就是一帮等着去死的家伙。

冉闵带着众人离开贱民训练区,来到的是首陀罗的训练区域,可算是看到了一些稍微正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