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互有依仗?(第2/3页)

昨夜就待在城墙边上的那一批萨珊士兵撤退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战场。

一些被发现的伤患是撤退的波斯人被带了回去,战死者的尸体没有人收拾,以现在的天气情况,超过两天没有收拾的话就该发臭了。

靡靡之音的号角声从萨珊营地那边被吹响,一个手持白旗的骑士缓缓向着城墙靠近。

周辩问道:“要不要去听听说什么。”

“不用了。”马斌猜测:“应该是请求暂时休战,用来收拾战场。”

周辩说道:“小月氏人恐怕不会答应。”

白沙瓦的守军用行动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一个看着像是将军的人物,他张弓射箭将手持白旗的萨珊骑士射翻下马。

随着那名萨珊骑士的落马,白沙瓦守军是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之声。

“他们倒是看得很明白。”马斌笑着说:“波斯人过来就是来者不善,除非寄多罗愿意投降,不然再多的善意不会改变什么。”

收不收拾大战之后的痕迹对于攻守双方都有影响,只是对于攻方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城下的尸体绝大多数是来自于萨珊一方,新投入的部队看到那样的景象,尤其是一些人死状极惨,还没打就该先胆怯了。

除了心理压力方面,再来就是那些痕迹成了障碍物的一部分,很多城墙段不清理出来连攻城梯都没个落脚的地方来竖。

手持白旗的骑士被射死,萨珊营地那边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怒吼。

有一名看着像是将军的波斯人单骑而出,策马驰骋到白沙瓦城墙外两百米左右,扯起了嗓子喊了一大串不知道是什么话,咆哮几声后控马回去。

“要是有人敢在大汉的城池做这样的事情……”周辩在左右扫视:“不用炮,床弩就能让他成为尸体。”

寄多罗的城墙上看不到床弩这种器械,倒是王宫要塞有几个地方看到摆了那么几架床弩。说明寄多罗是有床弩这种器械,只是制造不易,或者干脆自己没技术制造,是从外国进口?

波斯人明显是怒了,不但是靡靡之音的号角声以频繁的动静被吹响,脆脆的战鼓声也是被敲得震天响,再来就是数万人那喊出来的怒吼声充斥着整个天地。

在各种动静之中,白沙瓦守军是趁难得的空隙在进行分批换防,他们自己也在清理城墙上的杂物。

对待敌方战死遗留下来的尸体没被抛下城头,是被收集起来不知道要干什么用。

己方战死的袍泽尸体是比较粗暴地向内城抛下去,有一些人是扛着丢上牛车拉走。

“寄多罗……”马斌是将那些状况看在眼里:“至少在对待战争的态度方面值得警惕。”

“小月氏人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了。”周辩不去评价其它,说道:“他们漫长的历史中是在夹缝中生存,能够延续下来,还能在这一片土地重新壮大,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看得出来,寄多罗是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比方国主知道怎么激励军队的士气,连用派女人上战场这一套都使用了出来。

再看明明是被多于己方六七倍的兵力围住,守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士气低落,代表这样的经历恐怕并不少。

十分难的是,白沙瓦的满城军民,几乎是能动弹的人都加入到为战争服务中去,相当多的男女青壮还准备加入到守城拼杀。

“寄多这个家族应该是十分受到爱戴的。”马斌不理解的是:“入侵的萨珊军队一路过来如入无人之境,是什么原因?”

周辩想了想,说道:“卢赫马鲁·寄多不止一次提到会有勤王武装。”

“我发现了。”马斌深思了一下,说道:“卢赫马鲁·寄多对大汉的援军很期待,只是并没有表现出迫切。”

意思就是,卢赫马鲁·寄多其实对于白沙瓦被兵临城下并不感到绝望,对于萨珊的入侵能一下子攻到白沙瓦似乎也不意外,尤其是没有明显的紧迫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像是有所依仗。

“按照我们的估计,寄多罗的总人口约是四十万左右的规模……”马斌比较不理解地说:“便是集中起敢战的青壮,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六万。真有勤王大军来白沙瓦,真能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

白沙瓦周边不是没有河流,只是并非什么大的河系,当前又不是什么雨季,搞出什么水攻明显不靠谱。

这一座城市是在一片平原之上,附近离得最近的山区也是在三十里之外,植被是比较茂密一些,可是火攻什么的,好像没那么容易啊!

周辩听懂了马斌的意思,一样困惑地说:“难不成卢赫马鲁·寄多除了大汉之外,还有他国的援军?”

马斌没忘记这个,卢赫马鲁·寄多之前就说了,他们与两萨特拉普、阿毗罗、匈尼特、克什米尔……等等是联合共同对抗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