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十年(第3/3页)

帝国与帝国的战争,不可能是一场战争就会得出最后的胜负,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交锋,不但是尽可能地消灭对方的军队和有生力量,其实也是在损耗对方的国力。

罗马与帕提亚打了多久?能够被定义为灭国级别的战役又打了几次?双方损失在战场的士兵完全统计出来的话,总合绝对是超过三百万。

后面还是帕提亚自己内乱,再来就是国力真的难以支撑继续进行战争,恰好罗马又是遇上了一个根本不考虑迅猛扩军带来隐患的奥古斯都,要不然哪怕是帕提亚内乱又没钱了,罗马要是按部就班地来,战争结果依然不会那么快出现。

“中枢早有计较。”谢安并不介意透露:“大汉与萨珊的战争,前十年大概会是一种蚕食方式的推进,没有一次灭掉萨珊的想法。”

汉帝国现在也承受不起一次性就将萨珊灭掉的压力,不是其它什么压力,是萨珊怎么说也是一个幅员辽阔又有七八千万人口的帝国,就是将萨珊的军事力量一次性地消灭,打穿了萨珊全境,那么接下来就算完了?

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就完的!甚至可以说瓦解了阿尔达希尔对萨珊的统治之后,才是困难真正的开始。

“大汉本土离萨珊太远了……”谢安表情变得略略诡异:“哪怕没有运粮的负担以及损耗,其余方面的困难同样不小。”

战争会出现损员,兵源肯定是要补充。

战争同样是会出现器械消耗,一样是从本土运过来。

那么修路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关键是哪怕是从本土的安西都护府到疾隆坡也要走个两千多里路,代表着仅是修一条军用通道就要修个两千多里。

更要命的还有很多方面,汉帝国一来没可能征发徭役让汉人数千里远地来修路,二来是修路需要工具和材料。

这样一来的话,就算是西征幕府可以抓战俘成为修路的劳动力,可材料总还是要运的吧?

想一想军事通道的重要性,再捋一捋各种困难,不难猜出中枢为什么制定出一个前十年为准备时期的交战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