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琉球(第2/3页)

从党内胜出的那一刻起,海斯的身份就自动变成总统候选人,也是时候应该去全国各地转一圈拉拉选票了。

李牧就不去凑热闹了,全国巡回演讲听上去是各种“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个名头比较唬人,就算是海斯把天说个窟窿能有几个听众哦,李牧还不如好好琢磨,在报纸上为海斯说几句好话,这样没准造成的影响力能更大一点。

对于李牧的选择,严顺毫不意外:“斯普林菲尔德有两个人自称是琉球人,他们想得到一些武器,用于反抗日本人的入侵,不过他们没有钱,斯普林菲尔德方面不敢自作主张。”

琉球……

李牧用了好一阵子,才想起21世纪这个被称为冲绳的地方。

1372年,琉球国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和明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明帝国灭亡后,琉球王国继续向清王朝纳贡。1663年,琉球国王正是北京王朝册封,从此琉球王国开始使用清帝国年号,历代琉球国王都向清帝国国王请求册封,从未中断。

1609年,日本萨摩潘侵占琉球,强迫琉球王国向日本进攻,从此琉球王国进入“两属”状态。

1872年,就在李牧前往美国的那一年,日本借助明治天皇亲政的机会,削流球国号,设置“琉球藩”。

去年7月份,日本强迫琉球藩停止向清帝国纳贡,改用日本年号。

如果没有意外,三年后,日本将会正式吞并琉球,废藩置县,并将琉球国王带回日本本土,至此,琉球最终更名为冲绳。

对于日本人的粗暴行为,琉球人并非心甘情愿臣服,琉球国王尚泰从派人前往清帝国,希望清帝国支持琉球复国,最起码也要恢复“两属”状态。

只可惜当时的清帝国已经是自身难保,始终不愿意伸出援手,琉球使者求告无门,万般无奈之下绝望自杀,从此再也没有人为琉球申冤。

李牧原本以为琉球人除了哀求清帝国施以援手之外,并没有主动反抗日本人的侵略。

现在看来很明显不是这样,既然都能跑到斯普林菲尔德去寻求帮助,那表明琉球人还是相当主动的。

这也幸亏李牧是华人,和琉球人有些渊源,最起码也是个一衣带水,所以这事儿才会被报告给李牧,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估计琉球人的这些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很显然的一个问题,无缘无故的谁愿意平白拿出一笔钱来支持万里之外的反抗斗争哦,就算是21世纪的美国人也没有那么博爱,如果没有好处,自由之花就永远都不会绽放。

“把那两个琉球人带过来。”李牧想了解更多,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伸出援手。

说实话,就算是要帮助琉球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琉球人的想法来,如果李牧只东西,然后什么都不管,那估计也多半是打水漂,什么作用都起不到。

两天后,一老一少两名琉球人被带到总督岛。

如果不是严顺的介绍,李牧肯定不认为面前的这两个人是琉球人,无论是从外貌上看,还是从衣着打扮上看,甚至是从他们的语言上看,都和其它华人别无二致。

“琉球难民潘廷珍、潘文利见过李牧先生。”两人向李牧躬身施礼,礼数周到,表情恭敬,挑不出丝毫毛病。

“坐。”李牧言简意赅,不停的从头到脚打量两人。

黑色棉布暖帽,酱色马甲,青色棉袍,厚底棉靴,还有脑袋后面那根长长的辫子,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又一切都那么的陌生,李牧感觉恍若隔世,仿佛面前的两个人,是从博物馆里走出来的一样。

“两位先生远来至此,一路辛苦了。”李牧端起手边的茶杯向两人示意,这可不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不敢说辛苦,故国未复,贼子不除,虽死亦不得安息,还望先生怜悯,施以援手,若有云开雾散之日,定不忘先生今日之恩。”潘廷珍起身,再次向李牧躬身施礼。

“二位,您就这么空口大白牙的站我面前,张嘴就要枪要炮的,还一分钱都没有,换成你是我,你会怎么做?”李牧实在受不了文绉绉的拽文,瞬间切换成大白话模式,还是这样说话自在。

看潘廷珍有意插嘴,李牧抬手阻止:“别跟我说什么大难不死必有厚报,我首先是个商人,手底下有十几万张嘴要养活,大道理听上句话题,但实际上什么用都不顶……不管做什么事儿,我首先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好处,就算是您二位要开空头支票,我也要考虑这些支票能不能兑现,兑现后的利益值不值得抵偿现在的付出。”

李牧不忘自己现在是个美国人,要扶植你们琉球人搞民主追求自由不是不行,你们首先得拿出足够的好处来,没好处,说什么都是耍流氓。

“你……这……”潘廷珍估计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牧居然是这么的干干脆脆,丝毫没有君子耻言利的婉转,就这么红果果的张开血盆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