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不能忍(第2/3页)

现在的范德比尔特家族,也正处于这样的怪圈中。

“呵呵,让他们吵吧,恐怕以后这样的戏码还会不断上演,梅尔维尔,想办法和威廉的兄弟们取得联系,只要说动了其中的一两个,我们就有机可乘。”李牧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的李牧毫无感情可言,最擅长以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组合拳将对手迅速KO。

“好的没问题。”梅尔维尔·福勒毫无心理负担,作为律师,这种事梅尔维尔·福勒早就见多了。

不管什么时候,美元都让人爱不释手,梅尔维尔·福勒以两万美元为代价,收买了威廉的两个兄弟,准备在范德比尔特家族领导小组的会议上提出将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卖给骏马集团。

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财富相比,两万美元并不算多,但问题是对于很多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子弟来说,这恐怕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一笔钱,要知道之前在老范德比尔特和威廉当政的时候,他们就连参与旁听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机会接触到大宗交易。

现在机会来了,无论骏马集团愿意为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付出多少钱,他们该得的那一份都一分不少,这两万美元就全都成了意外之喜。

和已经年迈的汉密尔顿·菲什相比,梅尔维尔·福勒的效率够高,在一月二十四号的一次例行会议上,威廉的哥哥保罗提出要精简业务,保住核心产业,范德比尔特汽车厂不幸成为商品被摆上货架。

“保罗的要价是三百五十万美元,其中包括厂房的地区,正在履行的合同,已及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拥有的多项专利,考虑到范德比尔特家族为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的投资,我们认为这个价格是合适的。”梅尔维尔·福勒得意洋洋,这个报价确实能让梅尔维尔·福勒感到骄傲。

就李牧所知,为了创办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威廉·范德比尔特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九百万美元的资金,这笔钱除了收获工厂和专利之外,还有两千多名熟练工人,这个生意很划算。

保罗·范德比尔特确实是没有战略眼光,怪不得老范德比尔特将保罗排除在管理层之外,虽然目前表面上看上去,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不好看,但未来可期,这一点保罗·范德比尔特根本认识不到,所以才开出三百五十万这个近似白送的价格。

“给他,如果可以的话,尽快把合同签了。”李牧不想夜长梦多,万一洛克菲勒那群饿狼改变主意,说不得李牧还要花费更多钱,才能将范德比尔特汽车公司收入囊中。

“好吧,我尽快,保罗先生希望你能出席科尼利尔斯先生和威廉先生的葬礼——”梅尔维尔·福勒没忘记转达保罗的邀请。

“好的我一定去。”不看僧面看佛面,虽然李牧和威廉·范德比尔特之间发生过不愉快,但李牧还是愿意和威廉进行最后的告别。

第二天天气终于放晴,虽然天上的云层还是厚,但雪已经停止,上帝好像特别偏爱总督岛,在云缝里将一束阳光投在总督岛上,整个总督岛看上去格外的耀眼,站在炮台公园看总督岛,甚至会感觉到眼睛被雪地反光词的生疼。

李牧没时间待在家里晒太阳,虽然李牧很想这么做,但是今天要参加科尼利尔斯和威廉父子的葬礼,李牧早早就换了西装,又让梅森弄来一枝香石竹,准备在最后和威廉告别时使用。

在美国参加葬礼不用随份子,主家也不会管饭,一般情况下都是客人自备一枝花,在埋葬之前仍在棺材上聊寄哀思,李牧也入乡随俗,虽然雪灾期间找到花并不容易,但梅森还是完成了任务。

威廉的兄弟姐妹们选择将科尼利尔斯和威廉父子埋葬在格林伍德公墓里,这里是纽约,也是美国最大、最著名的墓地,墓地始建于1838年,这里埋葬着曾任纽约州长和美国副总统的乔治·克林顿。

有意思的是,乔治·克林顿最初并不是埋葬在这里,但墓地管理者认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客户”,所以将乔治·克林顿的尸体在公墓建成后迁移过来。

看看人家这对待死亡的态度,果然是一切向钱看,为了生意,就连死人也不得安生,偏偏全社会还都认同——

事实证明“命人效应”很有效,自从乔治·克林顿“入住”格林伍德公募之后,从此纽约工商业、政治、艺术等各领域的精英都选择在这里长眠,以至于纽约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住在第五大道,活在中央公园,和父亲一起睡在格林伍德。

最为美国最著名的富豪,科尼利尔斯和威廉的墓地在山丘最顶端,他们的墓地旁边就是高露洁创始人威廉·高露洁的墓地,这里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可以远眺布鲁克林和曼哈顿,实在是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