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审判(第2/3页)

“有件事我要提醒你,我和约翰来到吕宋,是为了对付荷兰人的壳牌石油,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远东,接下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血腥风之中,考虑一下向海,我更倾向于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什么狗屎的法定程序,有个问题,向海,在你的庇护之下,吕宋的华裔暂时躲过了危机,但是在整个东南亚,还有多少华裔心惊胆颤,夜不能寐,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李牧思考的,肯定比林向海多得多,林向海虽然当上了副总统,当上了议长,思维毕竟还有局限性,李牧就没有,在远东,李牧不需要担心任何情况,任何国家。

听上去有点自大是吧?

不过这就是事实,以李牧在美国目前的地位,即使李牧闯下滔天大祸,华盛顿也会竭尽所能保护李牧的利益,这和正义无关,资本是决定一切的唯一因素。

李牧所点明的,也是林向海一直以来刻意忽视的问题。

东南亚有多少华人?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十九世纪,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又或者是荷兰人,他们都不关心华裔的生存状况,在他们眼里,所有亚洲人都长一个模样,他们也不愿意花大力气区分那个人是华裔,那个人是日裔,这没有意义,因为不管是华裔还是日裔,在殖民统治者眼里,都没有值得重视的价值。

“远的,我就不说了,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群岛,这些地方,有多少华裔在忍辱负重,你这里有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李牧继续发难,这不是李牧可以为难林向海,林向海的工作确实有失误。

好吧,归根结底,还是阶级局限性作祟。

“李牧先生,对于东南亚的华裔,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吕宋立国之后,就派人前往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西亚,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进行宣传,只要持有华裔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到吕宋安家落户,吕宋政府,会保护东南亚所有华裔的安定生活。”林向海也是撞天屈,林向海也曾为东南亚华裔尽心尽力,只可惜就和李牧认识中的一样,大多数居住在英法荷三国殖民地的华裔,并不相信吕宋能做到这一点。

“之所以会不信,是因为宣传力度还不够,或者说,那些华裔还没有切腹之痛,向海,我有一个提议,派遣小分队分别潜入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西亚,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在合适的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然后把锅甩给英国人和法国人,等着瞧吧,英国人和法国人才没有那么博爱,如果他们表现的更仁慈一些,我相信,很多种植园里的华裔雇工,都会安于目前的生活,这部分人大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李牧竭尽所能的煽动林向海,如果这事儿让李牧去做,估计李牧轻车熟路,不过李牧终究是要返回纽约的,吕宋这边,终究还是林向海说了算。

“里姆先生,如果我们向英属马来西亚和法属印度支那渗透,那么会不会招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报复?我崇拜您,这一点毫无疑问,实际上,所有听说过您事迹的华裔,都会把您当做崇拜对象,您的经历,成为很多华裔内心深处的信仰支撑,我当然愿意解放东南亚所有的华裔,但是,这不现实。”林向海的顾虑还是多,这个问题或许林向海也考虑过很多次,终究,吕宋政府除了一纸不疼不痒的通告,再也没有任何举措。

“咱们的认知,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向海,别担心英国人和法国人,英属马来西亚,法属印度支那,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不过也就是一个原料产地,或许因为地理位置优秀,英国人和法国人现在对他们还比较重视,但这不能改变什么,你可以先尝试,我在吕宋,最起码要待半年,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李牧直接给林向海加担子,做不好,那就表示林向海没有培养的价值。

十二月初,纽约已经是冰天雪地,大雪纷飞,但在东南亚,气候条件还是很不错的,一大早,李牧就约洛克菲勒和安妮、伊丽莎白参加一个李牧私人举行的晚宴,这个晚宴不会有吕宋官员参与,这给了李牧和洛克菲勒最大的自由度。

“我已经派人前往荷属东印度,他们只有一个任务,查清荷兰人成立的壳牌石油,调查壳牌石油拥有的石油储量,伺机对壳牌石油的油井和油田进行破坏,里姆,你是不是也要做点什么,你可是美孚石油的股东之一,现在,是你要履行职责的时候了。”洛克菲勒急不可耐,一下船就安排对付壳牌石油,看样子,壳牌石油的确给了洛克菲勒很大压力。

“得了约翰,别以为我什么都没做,你的目标是壳牌石油,而我的目标是东南亚所有的殖民地,所以,你破坏了油井,但是只要荷兰人愿意,他们还会再重新竖起,而我的目标,是东南亚所有的殖民者。”李牧对东南亚的殖民者深恶痛绝,这就是一帮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