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国会荣誉勋章(第2/3页)

李牧的说辞还是很有蛊惑力的,特别是最后一点,根本让海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海参崴现在可没有新移民,阿拉斯加也只有十万人,提供不了多少选举人票。”海斯其实已经同意了,选举人票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哪怕是一票,最后都可能成为决定竞选结果的关键,海斯吃过这方面的苦头,只要对上一次总统大选还有印象的国会议员,多半都会同意李牧的说法。

“现在是只有十万,未来还会一直增加,特别是海参崴,只要我们开放移民,短时间内就可以动员上百万华人移民到海参崴,这么算应该足够了吧?”李牧不担心人头不够,蛊惑海斯的时候,李牧还可以模糊了阿拉斯加和海参崴内的面积,如果按照李牧的设想,将库页岛、海参崴,以及阿拉斯加合并为一个州,那么这个州的总面积将会达到将近300万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按照二十一世纪美国的国土面积计算,这也是将近百分之三十的美国领土,这么大的面积,再加上近乎无穷无尽的华人移民,那么将来这片土地的归属还真不好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海斯简直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李牧还是给海斯又吃了一颗定心丸,会说服洛克菲勒和J·P·摩根等人一起游说国会,这给了海斯极大的信心,有李牧和洛克菲勒、J·P·摩根一起出面,即便没有海斯的支持,在海参崴立州也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那就开始吧,李牧要说服洛克菲勒和J·P·摩根简直不要太简单,李牧只是向洛克菲勒小小的提示了下海参崴好像有石油,洛克菲勒就马上像打足了鸡血一样连夜去了华盛顿,说服J·P·摩根也很简单,J·P·摩根是搞投资的,如果在海参崴立州,那么赚钱的机会不要太多。

谁都无法拒绝美元的诱惑,虽然联邦制国家出了名的效率低下,但是各方一起发力,进展还是飞快,海斯在八月初向国会提议在海参崴成立海参崴州,下辖海参崴附近土地、库页岛、已经隔海相望的阿拉斯加。

参议员马上就表决通过了,就连很多民主党的议员们都认为,很有必要成立海参崴州,以管理位于远东和北极圈内的庞大国土,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新泽西州新当选的参议员格罗弗·克利夫兰。

和另一个时空不同,格罗弗·克利夫兰的政治生涯被李牧完全改变了,如果没有在骏马集团担任首席律师的经历,格罗弗·克利夫兰大概还在布法罗和人合伙开设律师事务所,大概要到明年,格罗弗·克利夫兰才会进入政坛,并成为布法罗市的市长,此后,格罗弗·克利夫兰就开始了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

这个时空有李牧帮助,格罗弗·克利夫兰早早就开始展露出他的政治才华,政治生涯的起点也从布法罗市改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这几乎让格罗弗·克利夫兰一步登天,进入了民主党的权利中枢。

这些年,在和共和党的竞争中,民主党也实在是不堪一击,塞缪尔·蒂尔登已经被证实无力角逐总统宝座,终结南北战争后共和党对总统位置的垄断,民主党不得不开始尝试推出一些新面孔,格罗弗·克利夫兰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格罗弗·克利夫兰有赞同成立海参崴州的理由,李牧虽然向海斯承诺,一旦海参崴立州,海参崴州将会成为共和党的新票仓,但是格罗弗·克利夫兰并不这么认为,和其他所有的民主党人相比,格罗弗·克利夫兰拥有和华人打交道最丰富的经验,格罗弗·克利夫兰和李牧的关系很好,他甚至并没有向其他民主党人隐瞒这一点,和那些主张击垮《时代周刊》,从而让共和党失去舆论优势的民主党人不同,格罗弗·克利夫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既然击垮《时代周刊》看上去很困难,那么为什么不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考虑将李牧拉到民主党的阵营中呢?这看上去似乎比击垮《时代周刊》更容易,格罗弗·克利夫兰并不认为李牧的对共和党的忠诚就有多么的坚定,不过是谁给李牧好处更多的问题,这一点其实要实现很简单,因为哪怕共和党人笼络李牧,给的好处也不是要共和党人出钱,而是全部由美国政府买单。

作为民主党内的新星,格罗弗·克利夫兰还是有不错的影响力,所以当海斯提出成立海参崴州的时候,格罗弗·克利夫兰毫不犹豫的投出了赞成票。

紧接着,似乎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众议院也同样通过了海斯的提议,于是成立海参崴州,就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嗯,这一次总统大选是赶不上了,但是如果一切顺利,那么美国下一次开始选举总统的时候,海参崴州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投票权,至于到时候海参崴州会有多少选举人票,那取决于到时候海参崴州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