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心安理得(第2/3页)

“放心吧,我不会让你难做的。”李牧也不会让乔治·杜威徇私枉法,哪怕是朋友之间,帮忙也是有限度的,乔治·杜威肯给承诺就不错了,别指望乔治·杜威会和洛克菲勒一样,和李牧穿一条裤子。

没有飞机的年代,距离就是天堑,在海上飘飘荡荡近半个月,李牧才在琉球上岸。

白起和潘廷珍在码头上迎接李牧,见到李牧之后,潘廷珍还假模假样的表示,因为琉球国王身体微恙,所以才不能亲自来迎接李牧,请李牧原谅。

“你们的国王是几岁?三岁?或者四岁?这么小的年纪确实是要注意。”李牧才不会在意,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傀儡皇帝,李牧不想打任何交道,不见面正好,省了那些繁文缛节。

“六岁!”潘廷珍很无奈,下意识的翻了个白眼,在怎么着也是一国之主,不能被人这么埋汰。

“那是我记错了。”李牧没有道歉的意思,六岁和三岁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没有权利,没有成年的国王是幸福的,别看潘廷珍现在对国王恭敬有加,但等到过往成年,没准潘廷珍会主动换个皇帝当傀儡,权臣当的时间长了,也不希望皇帝有多少主见。

“如果可能的话,我真的不希望你来琉球,或者,咱们去四国岛行不行?去海参崴也可以。”白起有点头疼,严顺来到琉球之后,白起已经对琉球港口实施军管,李牧来了之后还能怎么样?总不能把琉球彻底封闭起来。

其实也无所谓,现在的琉球,已经彻底是华人的天下,白起来到琉球的时候,琉球国内还有不少琉球土著,这些年,白起不断地向外移民,把琉球土著迁往日本或者阿拉斯加,甚至前往美国本土,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人口置换,就算这样白起也不放心,虽然太平洋公司在移民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前期甄别,但是谁都不能保证,那些自幼接受“忠君”思想教育的某些华人,会不会把民族大义,放在国家主义之上。

这应该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初国父反抗清政府的时候,很明确的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李牧不想提民族这个概念,想建立完全彻底的大一统中华,所有人都是华人,根本没有民族的区别,这有一定好处,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严顺在宣传方面的作用,有些人,应该是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不可能把旗人看成是自己人,这是一个没办法调和的矛盾。

这里的无法调和,也同样在李牧的考虑之中,但是李牧并不打算改变主意,不能因为个人的狭隘,就影响到民族的大融合,李牧知道人为的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种类到底有多大的害处,所以绝对不能犯这样的错误,有些人有意见,那么意见可以保留,宗旨不能变。

“别担心武安君,琉球也是咱们华人的土地,带我去雇佣兵的军营看看。”李牧随口调侃白起,这里有一个乌龙,历史上被封为“武安君”的人有很多,秦国的白起曾经被封为“武安君”,赵国的李牧同样也被封为“武安君”,除了这俩人之外还有项燕和苏秦,个个都是鼎鼎大名。

雇佣兵的营地其实就是当初太平洋公司移民的临时营地。

清国的华人普遍营养不良,个人卫生状况也堪忧,很多人疾病缠身,上述这些情况,基本上都不适合越洋移民,所以太平洋公司会把愿意移民的华人先集中在琉球,一方便补充营养调理身体,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语言教育,一般情况下一个华人要在营地中停留三个月以上,才会登上移民船前往美国,或者是阿拉斯加、海参崴。

其实华人的身体底子还是不错的,营养不良是后期因素,只要营养跟得上,大多数华人的身体比起白人并没有差多少,至于那些琉球本地人或者是日本人,他们首先平均身高就比不上华人,华人的身体素质真正被拉开,那是本世纪末的事,现在还有几十年呢。

营地内的雇佣兵大多数都是日本人,白起雇佣这些日籍雇佣兵的价格低的可怜,平均每个人每个月都用不了一美元,哪怕他们在战争中死亡,白起也只需要付出十美元的抚恤金就够。

这个待遇已经很好了,如果这些日籍雇佣兵在日本为大名或者幕府将军付出生命,那么他们一分钱的抚恤金都拿不到。

距离第一批雇佣进入营地已经超过了三个月,经过三个月的营养补充和高强度训练,效果还是很好,十月份的天气,纽约已经冰天雪地,琉球还是温暖如春,这些雇佣兵都光着膀子,最多在脑门上系一根布条,就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没有任何怨言,李牧甚至在训练场一角看到有教官在体罚新兵,新兵唯唯诺诺,没有丝毫反抗,周围的雇佣兵们一言不发,有些人情绪激动,但是对象却不是教官,而是那些被体罚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