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一窝呆鸡(第2/3页)

时迁听了哈哈做笑,这般迷了心窍的官军,竟然以为梁山兵马都在任城,恁地可笑。在内心里,再一次对陆谦竖起一根大拇指,这等瞒天过海之计,使的忒漂亮了。就像年前的大名府之战,声东而击西。玩弄高俅之流于股掌之中。

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时迁又收到了一羽信鸽,却是梁山泊大军已经到了岸畔外不远。只等时迁动作起来,便好趁机大举登陆。

是以,当大火在和蔡镇中设立的草料场烧起,广济河两侧的宋军营地里便也都燃起大火。只那韩存保营还算见好,毕竟人家安营扎寨,无甚动静,且军纪甚为森严。而和蔡镇守军与荆忠营就大大不好了。

前者的军纪最差,一遭遇到这等急事,便惊慌失措。

而荆忠营的将士却正在拔寨起营。荆忠得了军令,返回军营便就下令起兵。叫士卒收拾行装,叫民壮们把粮草物资悉数装车,将牛马牲畜喂饱粮水。却是要连夜向东进发。这种积极救援落难队友的热情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却在大火之下变得不完美了起来。

要知道,在宋朝这个时代,夜间行军赶路是很困难的。荆忠麾下,不论官兵,还是拘来的民壮都是不愉快。这般时候一场大火猛地在帐篷、粮草见燃起,更有人趁机叫嚎鼓噪,传播谣言,这动静便大了去了。

一处处火焰燃起,陆谦远远地便就看到,当下乘坐二十艘漕船直冲码头。

所谓漕船,又称纲船,乃北宋运粮之船。圆短船形、平底、首尾稍狭,中部宽,甲板上建有屋棚;船舷用木板交错钉成,整个船体遍布排钉;桅、篷、舵、橹、锚、帆、篙以及索具等行船设备一应齐全。这种船只的载货量相当大。最大的可载粮五千石以上。

梁山泊所有的漕船只能算是小型,可即便如此,每艘船亦可装载二十名橹手,再有五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卒。眼下这二十艘漕船内装载的便是如此。

亲卫左右营全体在船。陆谦与郭盛、吕方等立在船头,他们便是这和蔡镇一战的先锋军。

自从石沟镇杀败南路军,陆谦留赤面虎袁朗与邓飞引带一标骑兵直缀败军之后杀赴任城,虚张声势,引得杨温、项元镇兀自以为梁山泊大军就在城外。实际上,他却引兵自水泊登船,由阮小二、阮小五操纵方向,在今日午时时候与水泊中和林冲大部队汇合。那在激战中受伤的阮小七和张顺,就引带剩余的水师,载运伤员,押解战俘,返回梁山大寨。

浪里白条的水性固然了得,却也不可能真的在水下伏得七日七夜。那带人凿漏了刘梦龙的座船后,附上水面时,正看到褪去甲胄的刘梦龙在张公裕一干人的护送下,转移到一艘海鳅船上。此时阮小七那艘赤蛟船已经间隔甚近。

张顺不忍放走如此大功劳,又自持有阮小七接应,便赶上去劫杀。结果不言而喻。非是他逃得快,非死战那儿不可。就算如此,身上刀箭伤也挨了三处。正好跟阮小七来作伴,后者被刀子砍在了肩膀上。

两支船队汇合,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余人。错不是这登陆战为梁山泊最最熟悉的,陆谦觉得自己玩砸都是有可能的。

想象一下,黑夜之中,五万余士卒,内中还包括三千骑兵,经过了一日的水上漂泊,在两万多敌人面前登陆,那真要有多找死便有够多找死的。

如果组织不到位,都不需要敌人进攻,自己便就能造就一场大灾难。

索性梁山军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飞天虎扈成就任转运司都头领后,与度支司的都头领蒋敬,强强联手,就组织人力物力搞后勤运输转送来,得心应手。

而在如此的大框架下,陆谦与林冲、鲁智深、杨志、徐宁等人再多般参详,费时两日的推演,最终得出了现下一套方案。

“放箭——”

舫船舵楼中,一身重甲的陆谦,将手一挥。如雨的箭弩已经覆盖了百米之外正大呼小叫的官军。

“快划,快划。”一身雪白战袍的郭盛,立在一艘滩船船头,大声的喝叫着。厮杀的时候到了,他亲卫左营那就要压过右营一头。郭盛转首向身侧打望了一眼,似乎能够看到一袭赤红战袍,手持画戟,亦如自己这般立在船头。

和蔡镇六个渡口,自然都有官军在把守。只是留守的兵力并不多。彼辈的士气更是低落,看到湖面上忽然多出了无数条船只来,那密密麻麻的火把本就叫他们惊慌恐惧乱,等到前锋亲卫左右营的箭雨射下,那一窝蜂的便扭头向镇子内跑去。

韩存保返回营中,便就召集麾下诸将,却是要点派兵力,到明日前往广济河对岸驻扎。结果军议刚开,营中忽然燃起了火来,且那和蔡镇中亦有大火燃起,河对岸的荆忠军中更是有大火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