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逃窜入蜀(第2/2页)

董正封脸上不见一丝的笑:“此番事定,必然会引起军民喧哗,掀起轩然大波。不可小视。”

他目光看着门外的青天,说道:“我自来到关中,政事一块,与你相处最是得恰。推勾狱讼,尽托付以全权,你可知这是为何?”

魏彦明眼珠子动了动,能为何,不是他听话么?他跟董正封的二弟是同窗啊,有着这一层关系在,董正封不信他还能信谁?“下官恐慌。”

没办法。一府推官与一路安抚使间相差的太大。

“呵呵,你不必过谦。你虽饱读诗文,广治经典,却能明察秋毫,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清白自持,始终如一。乃真良吏。”董正封这顶帽子简直高到房梁上了。

魏彦明一脸的不安,欠身道:“下官愧不敢当。”自己真要是始终如一,前一任的那京兆府知府时,他就肯定与之闹腾起来了。

“如今关中内外危机四伏,亏得有刘相公等十万将士舍身奋战于外,又有你这等重臣竭力辅佐于内,否则本官岂能安坐这高堂之上?你们的功劳,我心里有数。”董正封异常严肃地说道。把话音一变就转到了正事上来。“可惜这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关中大小十余州府,数十县,官吏良多,然良莠不齐。”

如此,这个差事就来了,落到了魏彦明的头上。——监察文武百官。

这肃王一逃,还不知道要在官场民间掀起多大的风波。到时候官场也好,军队也好,民间也好,都不知道要乱成甚个样子。

那梁山军的谍报司大名,天下官员还有几个没听闻过的?董正封也怕人心弥乱后,被谍报司遭了后门。

到时候这关中之势,就更加不可为了。

是以,他现在不仅要盯着外头的战事,还要看着内里的人心浮动。董正封一个人可没这么大的能耐,想要寻找一个帮手,尤其是盯着内部的帮手,哪还有谁比魏彦明更适合吗?

这人在京兆府任职多年,手下的差役差官,都是使熟了的。对于长安城内的文武官儿也都烂熟于心,那正是一再得体不过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