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旗主之争(第2/2页)

对比跟着汉人学种地,他们更愿意拿起刀子去拼杀。

而现在,十年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人人都能说一口汉话,还能认识几个字,已经可以顺利的融入陆齐朝的社会中了。又何苦继续在这儿打生打死?

再或是说,这些年的旗兵当下来,战事打下来,家家户户都有了份不俗的家底。出旗之后能得汉姓汉籍,不受人歧视,能过安生日子,就是想要打仗,也能正儿八经的参加正军,不比在八旗里当奴才强么?

这就是各旗的补充兵存在的一大原因。也只有是家中的兄长父亲战死、伤残了,弟弟儿子才会自动的替补上。否则,很少有一户旗民家庭里出两三个旗兵的情况发生的。

这种情况下,补充兵就成为了每旗必不可少的存在,也无形的扩大了八旗兵的数量。加上旗户下属的包衣的存在,每一旗的真实兵力已经早不是五千人,而是上万人了。就是那些包衣兵的战斗力微弱一些。

这每一旗放到草原上都是一个不小的部落,八旗已经到了陆谦所允许的极限。

也因此,每一旗旗主的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东北的韩常,西域的孔彦舟,接到传令的时候,都立刻带着随从快马加鞭直奔金陵而来。即使那时候的东北与西域早已经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