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上为君,下为臣,立军师,共治江夏(第2/3页)

“诺。”许田二人心下一凛,收起了心中的轻松,刘封的告诫,让她们想起这件事看似容易,其实很危险。去一个诸侯的领地,收购粮食是很危险的事情,也是很艰难的事情。

刘封见二人面色凛然,心下也是欣慰,这件事确实大功一件,但也有风险。刘封不希望这二人出了什么差池。

心中不放心,刘封再叮嘱了几句,才打发走了二人。

又能赚一笔啊。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刘封心下微微一笑。

购买粮食的事情,有此二人,刘封也就放下了心。开始,准备今日大事了。

刘封弯下身体,从案的下边取出了一物。这东西四方形,稍微比马良的太守印信要大一些。

通体用黄布包裹。

刘封缓缓的把印信放在案上,随即解开了黄布,一块四方印信就出现在了刘封的眼中。这印上方乃是一头猛虎,下方才是四方印。

这个时代,龙乃是天的象征,一般是不给将领用的。将领用的印信,一般都是猛虎,或者是麒麟。

而这面印信,刘封就找了工匠,雕刻出了一头下山猛虎。

看着这枚印信,刘封眼中笑意一闪而逝,缓缓的抬了起来,下边四个大字。“军师将军!”字体端庄大气,很是耐看。

“来人,摆车去军营。”看了一会,刘封把印信重新包裹好,对这门外大声道。

“诺。”

今天,就是刘封受封庞统为军师将军的日子,也是彻底把庞统绑在江夏这座战船上的时候。

礼器,乐具都已经布置妥当了。三军面前,点将台上,授为军师将军。

这是昔日刘封答应庞统,最隆重的礼节。

片刻后,一辆马车载着刘封出了太守府,前往西城的军营。

昔日西陵县,黄忠,陈大,邓艾各自领一营兵马,如今黄忠已经调到九江。城外的军营,刘封下令合并了。

其中两千人由庞统统帅,其中一千人由邓艾统帅。算是江夏的本部人马。其余甘宁,黄忠皆是别部。

所以都号为别部司马,执掌一方。

此刻,城外大营中,士卒们列队在校场上,一个个腰部挺直,手握兵刃,面朝点将台,神色严肃。

前方则是几个身穿甲胄的壮汉,都是军中军侯以上官职的人物。最前方的是两人,其中庞统头戴高冠,身穿文服,将其高古的样貌发挥的淋漓尽致。

让人一看,就觉得此人是个奇人。

还有一人则退一步,站在庞统的身边,是个少年,这少年面色冷峻,穿戴甲胄,左手搭在挂在腰间的长剑剑柄上,极有英气。

正是邓艾。

此刻,点将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面“刘”字帅旗,迎风飘舞。

刘封的马车,很快就进了军营之中,直入校场附近。刘封才下了马车,身后寇水,以及另一个亲兵分别捧着印信。以及一柄长剑。

刘封看了一眼点将台前的庞统,邓艾,微微一笑,起身来到点将台下,随即掀起衣襟,一步步踏上点将台。

此刻,不用刘封吩咐,旁边礼乐齐鸣。虽然比不上宫廷礼乐,但也有一番气象。

礼乐中,刘封一步步往上走,最终踏足了点将台。

踏上点将台后,刘封再走了几步,来到了前方。看着台下初具气象的士卒,大军。再看一眼前方各领一时风骚的庞统,邓艾。

心中豪气顿生。如今坐拥江夏,有强兵,有辎重,有强将,如今亦有了军师将军。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机遇,就能一飞冲天,翱翔天际。

遥想出走新野,只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当时何其狼狈。如今,站在这里,刘封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今天下,汉室倾颓,而致群盗并起。我虽坐拥江夏,镇守一方。但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虽然如此,但个人之力,也有穷时。常自感不足,而思贤才,望之能与我共治江夏,强盛一方。”点将台上,刘封朗声而语,中气十足,语传四方。

今日乃是肃穆的时候,说的话,当然要大气磅礴。

说道这里,刘封顿了顿,又道:“前日往襄阳一行,遇南州士庞统,其德才兼备,武昌一战,助我破贼寇,保全江夏。今日立其为军师将军,助我统御三军。”

言语间,推崇无比。给足了庞统面子。

“庞统,上前受封。”最后一句,刘封大喝道。

“末将领命。”点将台下,庞统双手抱拳,应命一声。随即,走上点将台。

刘封转身以迎接庞统,目光始终看着一步步踏上来的庞统,一代奇人凤雏庞统。

庞统踏足点将台后,伏拜在地。行了君臣之礼。

“授佩剑。”刘封朝着庞统点了点头,伸手从亲兵手中,接过长剑。双手握住,弯身递给了庞统。

这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封承诺的重用。这一柄剑,象征杀伐。旁边印信,象征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