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根筋和全能(第2/3页)

有好几秒钟的反应时间!

那个冷静得好像石头一样的师长甚至来得及下达命令调整编队!

这样体积的轰炸机只可能是B52,那么周围一定有战机护航,雷达上没有体现,就肯定是隐形战机,不是F22猛禽就是F35闪电,所有之前的准备跟搜寻地面目标全部扔掉!

副油箱全部扔掉!

那少数十来架鹘鹰甚至扔掉了自己挂载的空对地导弹!为的就是腾空自己身上所有不必要的重量全面应战!

明白了吧?

当闪电们突然从雷达上发现一大群鹘鹰扑过来时候,鹘鹰已经彻底从侧后方占据了优势方位!

美国人花费重金研制的隐形战机,他们开发的隐形概念,在第一次大面积隐形对隐形的战斗中,就莫名其妙的因为猪一样的队友被出卖了!

虽然这些闪电已经按照条例保持足够的距离跟B52,但就是那么一点点准备,就让战机本身的优势也许荡然无存。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早就论述过,战争中包括精神、装备、数学、地理地势以及补给统计五大要素,首当其冲的就是精神,也就是中国军队讲究的精气神!

而装备不过是刀柄,只有精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一边是驾驶自认为天下最好的战机,气势汹汹过来惩戒一无所有的黑人,坐在机舱里更像是上班打游戏的轻松态度!

另一边却是抱着必死决心,把祖国跟民族的未来都跟自己联系在一起的勇士!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所以,就好像高手过招,就那么一瞬间!

原本就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的鹘鹰们抢先发动第一波攻击!

其实对于第四代战机的贴身空战,虽然没有实际出现过,但各国都反复演练跟推演过,有两个节点。

四十多公里刚刚相互发现的瞬间,是第一波攻击,发射不是子弹那样嗖嗖嗖连发的,所以下一发,虽然间隙只有两三秒钟,双方距离就只有十八到二十公里距离了,再接下来,就纯粹是比拼驾驶技术的贴身缠斗!

当然,这是论述的两架战机跟骑士一样迎头撞上的情况。

现在显然不是,按照战斗机空战的绝对天律,先发现B52的鹘鹰们肯定选择了从雷达显示的后方靠近!

就算优先发现他们的部分闪电还拖在B52后面很远,发现鹘鹰的时候,也在他们侧面,一样的被攻击位!

唯一的缺陷就是中国战机装备的空空导弹射程只有三十五公里,所以一大群鹘鹰悍不畏死的就冲上去,发射第一波导弹!

红外制导的PL10空空导弹,也就是俗称的格斗弹!

惊慌失措的闪电们一边猛翻跟斗,并释放干扰,专业术语叫大过载横向机动,一边就训练有素的调整自身角度方位,发射AIM9X格斗弹,更为先进的雷达制导导弹,中国到现在都甚至还没法研制的类型。

差距其实是全方位的。

但这一刻,几乎所有美国人用高科技构筑起来的优势,全都在那个先后手的雷达上被抹平了,鹘鹰们甚至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

因为有些优势在某些时候反而会变成劣势。

譬如雷达制导导弹,这种中国垂涎欲滴的好东西,可以让飞行员在发射导弹以后,导弹完全凭借自己的雷达头制导,无论对方怎么闪躲,它都死死的咬住雷达反射讯号追击,而不受一大堆的干扰饵分散注意力,因为它能计算辨认这些反射讯号大小,总不能扔出来一个跟飞机一样大的诱饵吧?

而红外制导导弹,就是单纯的根据战机屁股尾焰的热量,一根筋的追杀,如果扔个发热的诱饵也有一定几率能诱骗它上当移情别恋。

差别很大吧?

可现在呢?

红外制导的弱点就是不能面对面发射,因为看不见屁股的尾焰啊,正面那叫发射盲区,而现在,大多数闪电不是屁股朝着鹘鹰,就是侧面对着,几乎是一看一个准,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闪电开始翻滚,发动机必然持续加力,隐形战机本来对自身红外线辐射的极好控制,就会立刻下降,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把火红屁股暴露在红外导弹前!

然后等这些闪电翻滚几下,双方距离更近以后,双方隐身战机的电子对抗系统释放雷达干扰会达到一个最强值,而雷达制导导弹最怕的战机侧对它的十度盲区更是在目前相互缠绵的体位上只能大叫搞不定啊!

最后才谈一个最终导致结果的最重要问题,这两种辅助战机的定位。

鹘鹰就是防空抵御作战的功能,所有的空气动力布局都是为了空战设计的,对地攻击都只是简单的发射导弹,所以从设计、生产乃至训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这样的空战!

闪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