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封锁线(第2/3页)

这一刻齐天林不知道为啥居然把这个田宫喜一郎和中国历史上那个侵华战争投降派汪精卫联系起来,口吻何其相似,当年的汪精卫也是口口声声只有低头屈膝才能救中国,其实这中间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是个大国,是个有战略纵深和海量人口的大国,可以战略退让但绝不可妥协,只要保有战斗抗争的心和行动,总有一天可以把对手击败,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数前仆后继的侵略者都被海纳百川一般的消亡,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这跟日本巴掌大个弹丸之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最让齐天林惊讶的是在最后,田宫喜一郎宣布了横田机场周边的八王子市以及邻近的区域为国际临时救援区,严禁任何军事人员以及武装力量靠近威胁这个地带,否则临时政府将视为叛乱战争行为,申请国际维和部队主持公道。

这老小子倒是狠下一条心,也要换得和平了?

墙面用于驻日司令部军事部署的大型多媒体画面上在播放这个同步转播的新闻,齐天林身侧的几名接收下属却撇嘴:“第六师团还在前进……”用记号笔在挂墙地图上标注出来的行进路线依旧坚定的在沿着那条高速路前进,而且前导的侦察部队一路都在封锁高速路,明摆着就是给后面的重装部队腾路开道。

虽然没有第七师团那样拥有三个坦克团,这个坦克大队其实也有营的规模,虽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主战坦克,但74式依旧能以轻松击败T72的水平继续服役,只不过由于临时宣布就即刻出发,而且必须处在随时备战状态,就没有用板车拖运坦克,而是直接把履带战车加上橡胶垫在高速路上前进,对路面压强的要求可想而知。

而且因为日本的车辆宽度普遍很小,高速路也不过是双车道,身宽体阔的坦克装甲车辆基本就会堵住单边通行,封路是必须的……

时间已经是早上快八点,齐天林看看前缘分队发回来的坐标以后,慢慢抬起手,思忖着拿定主意:“373分队,动手……等等!”已经拿起呼叫器的通信兵停住了,跟老板一起看着两名廓尔喀在墙面的大地图上用荧光笔勾画刚刚反馈的讯息。

有侦察分队很明显地在某个东北方的岔路口发现第六军团的后方主力部队并没有沿着侦察部队的西南方向靠近横田机场这条高速路,而是突然九十度转弯,朝着东京市中心区,也就是核爆区去了!

这是什么举动?

同时观察侦察部队的小队也回应,侦察部队就地停顿,就呆在了高架桥以及高速路周边进行警戒,停止前进了!

齐天林双手抱臂,仰着头皱眉看着大幅地图上勾勒出来的线路,有些沉思……

该死的身边都特么这个地步了,还是一个参谋都没有,全特么是一群廓尔喀眼巴巴的看着老板等候发令,就连马嘉都到前沿指挥队伍去了,什么主意都得自己拿。

齐天林对公司的素质化建设还真是失败!

不过难道他敢把中国或者欧美国家的专业人手拉进来做掏心掏肺的参谋?

不可能啊……

那么这帮第六师团在东京的行动,到底应该如何判断呢?

东京其实是个很模糊的地理称谓,东京市中心指的是以皇宫为核心靠近港湾周边三个区,然后东京都要再加上几个区,接着东京圈再加一圈的区和市,接着才是首都圈就更扩大到二十多个市十多个区一千多万人口的范围。

现在第六师团就是在右上角进入了首都圈,原本擦着外围会经过并威胁到在东京圈的横田机场,现在却扭头一转,朝向最核心的东京市中心去了!

到底去干什么?

如果到了东京市中心,再转向攻击横田机场,那就更近了,而且相当于是占领了东京市区并把雇佣军往城外赶,相对来说比之前齐天林揣测的从高速路炮击或者直接攻击横田机场,更有策略性,起码保证了雇佣军不能占据东京最繁华复杂的地区。

这种涉及到作战方针概念的东西,齐天林自己都不太擅长,特别是摆明了正规军模式的路子,他更不熟悉,怎么办?

历史上无数的将领或者领袖人物,都是在这样类似的情况下需要作出判断时立见高下。

齐天林没有如同绝大多数平庸的指挥者那样等等看,因为等下去这种消极的做法,只会将主动权和胜负手交给别人。

也没有如同某些冒险家那样心跳不止的立刻发动袭击,毕竟对方的意图还没有明确,虽然自己心底是下了决心要搞掉这支血债累累的军团,但也要找到必要的借口……

接过通信兵手里的送话器,开始一连串的通知:“324小队后撤到G4区街角,准备执行三号命令,325小队协同G4区临近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