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3章 遇风云而纵四海(第3/4页)

陈矩笑了笑道:“缅王固然无耻,但大象已是送来了,听闻比以往所献更是雄壮,陛下是不是先过目?”

天子笑着道:“既是如此,就随意看一看。”

左右御林军立即在将台前布置好,以免大象乱跑,惊了圣驾。

然后象房锦衣卫牵着五头大象来至校场,每头大象旁都跟着几名驯象人。

这些驯象奴都是缅人一头调教出来的,这几头大象在驯象人的指挥下,双膝前跪竟对天子行起叩拜之礼来。

天子不由龙颜大悦对左右道:“这莽应里还懂的操练此象。”

一旁象所的锦衣卫立即道:“陛下泽被天下苍生,此象虽是百兽之雄,但也知道叩谢天恩啊。”

天子闻言却板起脸来斥道:“就你会拍马屁?以为朕好欺瞒吗?”

锦衣卫吓得浑身哆嗦,连连叩头道:“陛下,臣不敢,臣不敢欺君啊。”

天子哼了一声道:“念你平日替朕御象之功,暂不与你计较这阿谀之罪,回去将这些大象好生替朕饲养,就赐这五头大象七品官衔,食七品之禄,尔等都平身吧。”

但见大象在驯象师的指令下起身,倒真的像模像样。

说完天子见此再度大笑,然后站起身来大步流星而去。

天子回到乾清宫暖阁,更衣之后,当下批改文书房送来的奏章。

众太监们都知道游戏归游戏,但天子还是勤政的,每日若不把文书房送来的奏章批改完毕,他是不会歇息。

事实上就是万历中后期,万历虽不朝不庙,但对朝政大事还是尽在掌握之中。

宫人自是服侍左右,陈矩也在一旁替天子参谋。

待改到吏部送上的保单后,天子却是停下了朱笔向陈矩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陈矩道:“陛下,今朝吏部尚书已是请旨过了。”

“朕当然知道,只是这魏允贞,李三才之前不是弹劾申先生,被朕罢了官,这吏部为何又重新推举这二人?还列在第一行?”

陈矩道:“据内臣所知,自这二人贬官以来,到了申先生,杨尚书那边替二人说项的人实在不少,想来申先生,杨尚书也是考虑朝野清议,故而重新举荐。”

“又是清议?”天子微微皱眉道,“然后这林延潮呢?嗯,朕明白了,提拔魏允贞,李三才就是为了免除言官的议论,为了保林延潮,以示公允,吏部真是煞费苦心。”

陈矩道:“内臣听说言官也有反对,今日吏科都给事中齐光祖在吏科放出话来说,他当时反对说林三元在归德府淤田之事有隐匿,此乃不廉,二为贾鲁河事贿赂中官陈矩,刻碑立石,此乃献媚,但奈何吏部一定要保他。”

天子闻言眉毛一抖,举起朱笔虚点了点陈矩,轻轻哼了一声。

陈矩老老实实站在那,什么话也不说,一句话也不为自己辩解。

半晌天子才气道:“这些言官太不知好歹,淤田的事至今仍揪着不放,是不是要朕给林延潮背了这黑锅,他们才肯罢手。他们不知道,今日西南战事得以平定,莽应里献象称臣,这林延潮是有大功,可是朕不能告之天下。”

“至于贾鲁河之事,河道总督潘尚书在奏章里说了,林延潮治河之政绩,乃古今治河之典范,州府官员之楷模。潘尚书的为人朕是信的过的,他既说办的好,就真的是办的好,绝不会有虚言。林卿为了治河,巴结于你,不惜自损清名,不爱惜于羽毛,难得难得。”

天子闻言不敢感叹,然后看向陈矩问道:“陈伴伴怎么不说话?”

陈矩道:“臣不敢说。”

天子道:“朕要你说。”

陈矩道:“那臣实言之,当初林三元上谏之事,臣也曾以为他卖直沽名,而今日观之,这林三元从没想过自己的名声,心底只有陛下的江山社稷。”

天子道:“当初上谏的事,朕已是惩罚过他了,贬官外放三年,也算对太后有个交待了,而今……而今告诉内阁,吏部将此重拟。”

陈矩道:“敢问陛下如何重拟?”

天子道:“林卿好歹也是朕昔日的讲官,钦点的三元,岂能与他人并列,告诉吏部拔其为第一,传诏下去,召林延潮立即回京,赐驰驿!”

陈矩叩头道:“陛下圣明!”

说到这里天子点点头笑着道,除了圣明,你们还会说什么,朕记起来,朕有三年没见林卿了。

陈矩笑着道,是啊,陛下忘了皇长子与林府的长公子同日而诞吗?

天子闻言大笑,朕想起来了,没错,没错,见了林卿,朕要与他说什么,陈矩你替朕想想。

臣不敢。

叫你想就想。

乾清宫里天子愉悦地与陈矩聊天,不时还传来一二笑声。而太监奔至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