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谈判交换(第2/4页)

这一日九卿会推。

原因是工部左侍郎朱天球调南京右都御史。

工部左侍郎由原右侍郎陈于陛补上,而右侍郎出缺。照例工部右侍郎由吏部题请,让九卿会推。

这日吏部尚书宋纁染病,由左侍郎赵志皋替他主持廷推。

最后众官员推升周世选补为工部右侍郎。

倒不是周世选众望所归,而是如此廷推之前,人选早都暗中授意过了,一般没什么仇什么怨众人是不会反对的。

廷推之后,申时行回到文渊阁,林延潮则到他的值房奏事。

林延潮向申时行汇报了礼部衙门里的事后,申时行点头道:“大体我已是知晓了,以后阁务老夫会渐渐交出去,你以后当多找许次辅请教。”

林延潮不知说什么。

申时行感慨道:“近来京中多飞语,搅得老夫也是无心于此。”

林延潮道:“学生近来有所听闻,但恩师为官俯仰无愧,对得起皇上,对得起社稷,这制造飞语之人必是包藏祸心。学生近来一直暗中访查,察觉确实有人在朝野煽动,这背后似从自号临川山人的乐新炉而起,除了乐新炉外还有官员……”

申时行闻言露出欣赏的神情道:“这乐新炉只是别人摆在外面的棋子罢了,真正流言的来路,老夫已猜个七八。”

“那为何恩师不……”

申时行摇了摇头道:“老夫是免得彼此每日相见难为情。”

林延潮一听申时行这话信息量很大啊,难道这幕后主使之人就在文渊阁内。

三位阁臣,王家屏身为四辅,扳倒申时行对他而言没有好处。

莫非是许国,王锡爵中的一人?

林延潮没有说话,申时行则是叹道:“此事也是怪不得别人,老夫也有过错的地方。当年张太岳病重,有官员提议设醮于这文渊阁,当时老夫以此事不合规矩为由,执意拒之。”

“到了你奉旨去张太岳家中后,当时朝堂上再有大臣题请,老夫嗤笑驳之言‘此再醮矣’。听说此事传来张太岳耳中,他对老夫十分不悦。”

林延潮当即道:“设醮于文渊阁确实不成体统,恩师拒之合情合理,而恩师为张太岳翻案,更是让天下读书人的由衷敬佩。”

申时行抚须叹道:“毕竟老夫是太岳公一手提拔起来,没有太岳公就没有老夫之今日,此事说来老夫是一直愧疚于心的。说来倒是宗海你,却从不叫老夫失望。”

林延潮闻言很是表示了一番惭愧。

林延潮从申时行值房出来后正要回部,走至半路上却见一名阁吏乘着左右无人给自己塞了字条。

林延潮到无人处看了字条,很是犹豫了一番。

于是回衙的路上,林延潮就拐到棋盘街上,选了一个普通的店家。

林延潮不是没有布置,自己虽说乘了便轿前来,但吩咐了二三十名家丁作便装打扮,在这店家的附近盯梢。

这店家并不精致,听说是进京小商人来吃饭喝酒的地方。

林延潮下轿到了门前,就有人迎着道:“老爷早就到了,大宗伯这边请。”

林延潮点点头带着陈济川,展明二人入内。

到了店家的大堂,但见里面是冷冷清清,十几张桌子唯独一张桌子上坐着一人,正自斟自饮。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内阁次辅许国。

林延潮见只有许国一人,于是让陈济川,展明留在门边。

自己走到桌前,这时许国已是起身相迎道:“宗海来了,快请坐了。”

林延潮坐在下首,许国当即命店家立即给二人上菜。

菜摆了一桌,林延潮看去都是熏鸡熏鸭等普通饭菜,还有一大盘肥得流油的红烧肉。

上菜之时,二人都不说一句话,但见许国动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

这红烧肉的瘦肉只有一丁,大多都是肥肉,且肉又切得很薄看起来十分透明,令人极有胃口。

“宗海,古人有挑肥拣瘦之说,但肥肉美中不足就是太腻,但这里的红烧肉却肥而不腻,你不妨试一试。”

林延潮闻言夹一块放入口中一嚼,果真如许国所言。

林延潮笑道:“我一向不喜肥肉,但这店家的红烧肉却是好极了。”

许国闻言大笑道:“宗海也是如此以为吗?这店家我来了十几年了。”

“哦,平日怎么没有听次辅提起过?”

许国笑了笑道:“若是此店名气大了,店家要么再也无心于庖厨,要么就是食客盈门,我再也不能如从前那般随时吃到这一碗红烧肉了。其实说来还是许某一点私心。故而我从来不在此招待官员,而宗海你是许某相邀的第一人了。”

林延潮知道许国这话有深意,他笑了笑道:“次辅真是看得起我,林某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