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见大事(第2/3页)

殊不知,满朝文武望着他们这一对君臣,嘴角直抽抽。

你们两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互相吹捧,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奸佞!”

“馋臣!”

百官中已经有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声音,开始骂人了。

他们自然不敢说赵祯的不坏话,那就只能说寇季的坏话。

寇准板着脸,咳嗽了一声,提醒道:“上朝了……”

满朝文武这才闭上了嘴,恭迎赵祯坐上了龙椅。

待到赵祯坐定以后,郭槐照例宣读了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林特抱着朝笏,出班奏道:“启奏官家,皇太后,太师,太师晋为总摄国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不是该让出来,另择人选?李迪被罢黜参知政事后,参知政事尚缺一人。

此前各司各衙门,忙着安置各国使节,无人提及此事。

如今各国使节已经安置妥当,此事是不是应该提上议程?”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目光齐齐的落在寇准身上。

寇准身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林特的奏请,是要赶寇准下宰相之位。

这是要削弱寇准手里的权力。

满朝文武打算看看寇准如何应对。

寇准闻言,淡淡的道:“老夫是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总摄国政的。而不是以太师的身份。老夫身上若没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如何总摄国政?

你的奏请,跟先帝临终嘱托不否,不允。”

林特听到这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失望的神色。

刘娥也没有插话。

丁谓、吕夷简、曹利用等人默不作声。

看来奏请寇准让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只是一步闲棋。

他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参知政事的位置才是。

果然,等寇准的话刚刚落地,就听丁谓奏请道:“那参知政事之位,是不是应该论一论?”

刘娥抢先一步,道:“准……”

寇准思虑了一下,也点头道:“准……”

丁谓抱着朝笏,拱手道:“臣以为,三司使吕夷简为官多年,政绩卓著,当晋为参知政事。”

林特、曹利用二人出班,表示赞同丁谓的说法。

随后,刘娥的党羽皆出班表示赞同。

寇季一瞧,这是要推吕夷简上位。

他准备开口阻拦。

吕夷简是刘娥的人。

他要是入了内庭,成了参知政事。

那刘娥在内庭就拥有了两个席位。

再加上刘娥自己,三个人一起对付寇准的话,寇准会很吃亏。

然而,寇季还没有开口,李迪率先出班奏请道:“臣以为,刑部尚书王曾,当晋为参知政事。论资历、论功绩,王曾都不弱于吕夷简。而王曾此前又出任过参知政事。眼下官家年幼,应当需要王曾这样的老臣辅佐。”

李迪话音落地。

王曙等人纷纷出班表示赞同。

随后,满朝文武先后出班奏请,又推举出了王钦若、李迪、王曙等人,参与角逐。

满朝文武就参知政事人选,展开了一场讨论,从早上一直讨论到了中午,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寇季站在原地权衡了许久,最终站出来,奏请道:“臣以为,参知政事人选,非左仆射向敏中莫属。”

寇季之所以推荐向敏中,也是权衡再三以后的结果。

官员们推举出来的人有王钦若、李迪、王曙、王曾、吕夷简五人。

王钦若此人是个老狐狸,虽说他没有投靠刘娥,可他上位以后,难保不会在赵元俨支持下,成为朝廷里的另外一个山头。

王钦若本就跟寇准不对付。

若是让他在朝堂上立了山头,注定会成为寇准的对手。

寇准若是年轻,那倒也不用担心他坐大。

可寇准如今年事已高,处理政务已经开始力不从心,背地里还要跟刘娥勾心斗角,每天都身心俱疲的。

再加上一个王钦若的话,寇准很容易在双方夹击中倒下。

所以王钦若不能入内庭任职参知政事。

李迪刚被罢黜了参知政事,很难立马再出任参知政事,就算要出任参知政事,也得等个三五年。

况且李迪如今掌握着户部,户部又刚从提刑司手里夺下了一些权力,如今正需要李迪这样的人坐镇,李迪还离不开户部。

王曾如今任职刑部尚书,一个刚夺到权力的实权衙门,如果他离开了刑部的话,别人很有可能会趁机摘桃子,所以王曾也不能动。

王曙纯粹是被提出来凑数的。

他资历不够,而且寇准如今身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翁婿二人一起当宰相的话,必然会被人诟病。

吕夷简是刘娥的人,寇季自然不会看着他坐在参知政事的位置上,给寇准去造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