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4章 收王云升入门(第3/3页)

一些穿戴的厚实的官员,在进了垂拱殿以后,还要脱去外面的大氅,交给宦官、宫娥们捧着。

时辰到了以后。

寇准引领着赵祯进入到了垂拱殿内。

待到赵祯坐定以后,百官们躬身施礼。

寇季在施礼的时候,扫视了一圈垂拱殿里的官员。

发现他没有上朝的这几日,垂拱殿里相熟的面孔,少了不少。

户部、刑部,仅有一个左侍郎在。

其余的户部、刑部官员,一个也不在。

除此以外,三司的三两个属官,也不见了踪影。

李迪、王曾二人也没有上朝。

寇季猜测,李迪、王曾二人,八成是去调查常平仓的事情了。

两位参知政事一起动手。

那些在常平仓里捣鬼的官员,怕是要被杀的人头滚滚了。

时至今日,不论是寇准下令诛杀的,还是寇准、李迪、王曾三人假借赵祯之口诛杀的文官,多不胜数。

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话,早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今就算犯了罪,刑罚不能落到身上的,怕也只有朝廷二品,以及二品以上的大员。

用刑不上二品,替代刑不上大夫,才算妥当。

简单的施礼过后。

满朝文武开始议事。

有关于城外流民的安置问题,当寇季当堂做了一个汇报。

寇季也早有准备,当堂做了一个汇报。

赵祯当堂称赞了寇季,说了一句‘之后会论功行赏’,就此揭过了寇季安置流民的问题。

流民安置问题揭过以后,又开始议论城外被洪水淹没的良田,以及开封府内遭遇了洪水的良田的丈量问题。

每逢水患,重新丈量田产,是朝廷必须做的。

目的是为了防止民间因为田产的问题起冲突。

毕竟,对百姓而言,田产是一家人的生机所托,是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

民间的百姓,经常为了占地垄种植庄家,或者私自挪动地垄,侵占别人田产的问题,打的你死我活的。

经过百官们的讨论,最终决定,将重新丈量田产的问题,交给了刚刚拿到了屯田权力的工部。

寇季对此,并没有多少感触。

王云升听到朝廷要把丈量田产的权力交给工部以后,差点没激动的当场叫出来。

丈量田产,那可是一个很有油水的差事。

讨论完了丈量田产的问题,又相继讨论了其他的问题。

大事处理完了以后。

寇准才把李谘、寇季、王云升三人拉出来对质。

李谘当堂指责,王云升在三司耍泼皮,有损朝廷颜面,有损官威。

寇季则一问三不知。

得到了寇季承诺的王云升,一改之前被寇准盘问时候的说辞,一股脑把所有问题推到了三司头上。

不论寇准问什么,李谘指责什么,他都一口咬定,是三司的人撞到了他,把他撞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