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9章 句句诛心(第3/3页)

当然了,寇季可不是真的要把花魁娘子的事情拿到垂拱殿上去说。

而是为了参加殿试。

殿试的时候。

由六部六位主官,三司三司使,内庭三宰,以及官家赵祯十一人,组成了一个审阅团,审阅那些考生们的卷子。

除了赵祯外,其余十人,会在考生们答完了卷子以后,分别批阅,并且挑出十份上佳之作,交给赵祯钦定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殿试的章程,远比秋闱、春闱要简洁。

考生们在会元引领下,步入到了垂拱殿内,拜见了赵祯以后,分别落座。

然后。

赵祯派遣陈琳向考生们传达了殿试的题目。

考生们开始坐着静静的作答。

期间。

宫里的宦官、宫娥们,会给考生们提供一些清水、食物。

待到了考生们答题过后,交卷以后,就会被小宦官带到一旁的偏殿休息,等到所有考生交卷以后,宦官们就会带着他们离开皇宫。

寇准等十人,开始阅卷。

碰上了欣赏的文章,他们会毫不犹豫画个圈,碰到了不欣赏的,也会毫不犹豫的打一个叉。

十个人审阅过了以后,就多出了一堆打着圈圈叉叉的文章。

然后他们从中挑出了圈圈最多的十篇文章,递给赵祯圣裁。

值得一提的是,在寇准十人挑出的十篇文章内,并没有什么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子弟。

这也算是朝廷科举的时候,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朝廷在科考的时候,只要是文采卓然,品性绝佳的读书人,皆有机会被取中进士。

但是一甲进士中,却很少有达官贵人家里的子弟。

一是为了向天下人彰显朝廷在科举的时候做到了公平、公正。

二是为了取中真正的有才之士,为朝廷所用。

虽说朝廷这么做,已经失去了公平、公正。

但这却是天下百姓们想要的公平、公正。

试想一下。

若是朝廷取中的一甲进士,皆是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子弟,那天下间的百姓怎么看?

不论其中有没有舞弊,天底下的百姓,都会觉得有舞弊之嫌。

达官贵人家中的子弟,固然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他们失去的也有很多。

李迪觉得寇季玩弄人心,十分可怕。

可论起玩弄人心,寇季又哪里比得过朝廷?

寇季玩弄人心,叫做计谋。

朝廷玩弄人心,叫不成文的规矩。

赵祯在寇准的帮衬下,定立了状元、榜眼、探花。

随后又帮前十名中的第四名、第六名、第八名、第十名,调换了一下位置。

别小看这小小的调换名次,虽说对考生们仕途影响不大。

但恰恰是皇权的体现。

普天之下。

唯有赵祯一人,有资格帮前十名,调换名次。

余者,也只能揣测着赵祯的心思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