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2章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第2/3页)

寇季一愣,疑问,“不入汴京城?”

史炤呵呵笑道:“老夫受寇公相邀,前往汴京城,担任寇公开办的学馆里的经学先生。”

寇季又愣了一下,对史炤拱手一礼道:“没想到是史公当面。”

寇准为了办学,邀请的先生,皆是学问高深的大儒。

也曾吩咐寇季向这些人传信,所以寇季知道他。

史炤愣了,“你认识老夫?”

寇季摇头笑道:“不曾见过,但史公的大名,我却听过,史公可是我大宋少有的野贤。”

史炤摇了摇头,抚摸着胡须道:“虚名而已……若论贤,大宋朝谁又能比得上寇公。”

寇季笑道:“论治经,寇公可不如你。”

史炤愕然一愣,盯着寇季看了许久,蠕动了一下嘴唇,却没叫破寇季的身份。

史炤有意对寇季郑重的施礼,却被寇季出声制止。

“史公可别,没泄露身份之前,我尚敢受您一礼。如今我们彼此已经知道了身份,我一个晚辈,又怎么受得起您的礼。”

史炤重重的点头。

寇季拱了拱手道:“史公,我还有事要做,先行一步。我留几个侍卫,送您去学馆。”

史炤赶忙拒绝。

“不必不必……”

寇季笑道:“瑞安镇居住的百姓良多,又有禁军守卫,不好进,卧榻之地也不好寻。史公就不必推辞了。”

史炤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寇季再次拱手,策马离开。

有四个侍卫,自动从寇季的队伍里脱离出来,跟随在了史炤一行的两侧。

坐在史炤背后的三个弟子,早已看傻了眼。

他们就算是再傻,也明白了寇季身份不一般。

不然。

史炤不会给寇季什么好脸色。

毕竟,平日里上门拜访史炤的达官贵人不少,更有不少达官贵人,将家中的子弟交给史炤调教。

史炤对那些达官贵人们都不加以颜色,却偏偏对寇季态度不一般。

足以说明寇季的身份不一般。

其中一个弟子喃喃的张嘴询问,“先生,刚才那人是……”

史炤瞥了自己弟子一眼,没有说话。

坐在牛车尾部的文彦博瞧着寇季离去的背影,幽幽的道:“他就是往日里,你们口中最崇拜的那个人。”

另一个弟子瞪大两眼,惊愕的道:“寇……寇……寇……”

他显然有些震惊的说不出完整的话。

还是文彦博帮他补充完整的。

“寇季,寇长生……”

“噗通……”

另外两个少年瘫坐在了牛车上。

也不知道是惊的,还是吓的。

“怎么……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普天之下,敢说寇公不如人的,只有他一人……”

“……”

两个少年坐在牛车上,傻傻的张大嘴。

简单的一次碰面,偶然的一次相会。

也许会影响他们一生。

但对寇季而言,却是一个小插曲。

寇季知道史炤是谁,也知道三个少年中那个被喊做文宽夫的少年是谁。

但他却没有表露出任何神色。

以前的时候,他见到了史书上有名的名人,就有心招揽、拉拢。

直到他经历了提携柳永的事情以后,被人提醒一番。

他才明白。

那些个史书上有名的名人,不需要他刻意招揽。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以他祖父如今的名望。

那些个史书上有名的名人,会慢慢汇聚到他手下。

他可以随意选用。

史书上的有名的名人又如何?

我寇季若是用你,你便能再次名垂青史。

我寇季若是不用你,又或者你违背了我的意愿做事,柳永、晏殊就是你们的下场。

在没有我寇季的史书里,你们是时代的弄潮儿。

在有我寇季的时代里,我寇季才是弄潮儿。

……

“驾!”

寇季跨马入了汴京城。

去内庭领了一大批文书以后,回到了吏部衙门。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战争,不是一个统帅,领三五将军,数万军卒,押送着足够的粮草,奔赴沙场就完了。

战争的背后,还有很多人在默默的付出。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战场上将士们厮杀的勇猛,攻城掠地,无往不利,却不知道……

他们之所以能放心的厮杀,放心的攻城掠地,那是因为背后有无数人在帮助他们。

朱能率领的兵马,要赶往沙州。

后勤补给线十分的狭长。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内庭在商量过后,采用的是分段供给法。

朱能率领着大军出了开封府,进入到京兆府境内的时候。

京兆府会打开常平仓,给朱能补充一部分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