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7章 整个西北的将士都想跟着寇季混(第3/3页)

大宋的兵马,基本上都是职业兵。

一入军籍,终生为兵。

脱离的办法只有两个。

要么逃跑,要么活到七十。

是的。

没错。

大宋的职业兵,服役年龄可以追溯到七十。

真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

除非出现什么特例,或者是被朝廷主动开革,不然不可能脱离军籍。

然而,特例出现的少,朝廷主动开革,就更少。

从大宋立国之今,也就寇准主政,精简天下厢军的时候,开革过一次。

除了这一次以外,再也没有开革过兵马。

事实上军中能活到七十岁的,几乎没有。

围绕在年长将士身边的那些将士听到了他的话,神色有些暗然。

年长的将士见此,沉吟了一下道:“你们也别气馁,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寇经略在西北,不止领兵打仗,还整顿了不少军务。

你看那晋宁军、绥德军,被整编成了镇北军,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禁军。

寇经略将折家军的一些旧部,还有银州城内的一些守军,编到了一起,成了横山军。

估计要不了多久,我们这些守关的将士,也会被编在一起。

寇经略要打西夏人,肯定能用得上我们。

一旦寇经略给我们机会,我们就使尽浑身本事,往西夏人脑袋上招呼。

一人砍他几个脑袋,我们也能跑马圈地。”

围绕在他身边的将士们闻言,郑重的点头。

躲在暗处听他们谈话的守关校尉,那是泪流满面。

自从寇经略到了西北以后,这兵不好带了。

得亏大宋朝的军制约束极严,不然话,守关的将士们恐怕都集体叛逃到寇经略麾下了。

说起来寇经略是不是对我们这些守关的将士们有意见啊?

为啥整编了别人,不管我们?

我们是不是该主动上书,找寇经略讨要一个机会?

无论是砍辽人,还是砍西夏人,我们也不含糊啊。

我们守关这些年,砍下的西夏人的脑袋,可不少。

我们能打。

守关的校尉一念至此,也不继续躲在墙角听墙根,他决定回去写文书给寇季,让寇季给他们一个机会。

守关的校尉,那可是官员,知道的消息可比寻常的将士们多。

他深知,跟着寇经略混,不止可以混到地,还能混到爵位。

寇经略在河西作战的时候,捧出了三公一侯十二伯。

在西北作战,捧出了一公四伯。

寇经略若是真的要跟西夏人开战,他若是跟着混迹一圈,保不齐也能混一个伯爵加身。

守关将士们的心思,寇季自然不知道。

寇季到了银州城以后,觉得长城沿线的各个关口的将士们都不错,在抵御辽人、抵御西夏人的时候,作战都十分勇猛,也没有出什么疏漏,就没有生出动他们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