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2章 欺人太甚(第2/3页)

他牢不可破的太子之位,已经开始有了一丝动摇。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一旦在他面前提起河西的战事,将责任怪到他头上,他就怒不可执。

如今夏竦在帮夏安说话的同时,也在帮他说话,他自然不好发作。

夏竦在镇住了李元昊以后,继续开口道:“太子殿下和夏安都没有错。错在宋国,错在寇季。若无寇季,我大夏在河西的战事,就不可能败。

若无寇季,夏安针对宋国的谋划也不可能出错。

寇季横空出世,手段层出不穷。

世人皆知,寇季不通兵事。

可寇季每次插手战事,都能左右战事的胜负。

就拿河西的战事说,若非寇季带着重甲骑,以及火枪和火炮出现在河西。

我大夏如今已经将整个河西,收入到了囊中。

得胜川,寇季以万人,击溃了黄头回纥十五万精兵,凭借的就是手里的火器之利。

阳关,寇季以火器击溃了我大夏近千重甲骑,改变了河西战事的结果。

屈野川,寇季又以火器,以寡敌众,击溃了辽人十万精兵。

可以说,有寇季的地方,就有火器。

有火器出现在战场上,就能左右战事的结果。

火器又是寇季造出来的,所以所有的问题,都在寇季身上。”

李德明拧着眉头,盯着夏竦,默不作声,李元昊则开口喊道:“先生,你也别卖关子,你到底有什么谋划,尽管说出来。”

夏竦冷冷的道:“既然问题在寇季身上,那我们就除掉寇季。”

李元昊闻言,嘲讽地笑道:“寇季躲在数万兵马之中,除非我们召集一切兵马,将寇季连同他手下的兵马团团围住,不然不可能除掉寇季。”

“不妥不妥……”

夏先生,也就是夏安,再次开口。

夏安沉声道:“我们不能大张旗鼓的除掉寇季。寇季更不能死在我们手里。寇季一旦死在了我们手里,寇准那个老倌八成得疯。赵祯那个小皇帝,估计也不会轻易的放过我大夏。

宋国是在跟辽国开战不假。

可宋国仍有余力,召集数十万大军,功讨我大夏。

寇准和赵祯那个雄安皇帝若是发了狠,召集大宋境内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向我大夏压过来,那我们大夏难以抵挡。”

大宋有多少兵马?

数十万禁军,数十万厢军。

团练、乡兵、藩兵,并不在大宋军籍之列。

大多有地方衙门统领,属于民籍。

但是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能被临时抽调,充入军中。

单单是跟西夏接壤的大宋兵马,就多达数十万。

河西有五万满编的镇西军。

永宁军路,有五万满编的永宁军。

清涧城有人数一直控制在三万上下的种家军。

清涧城背后,分别还有满编的三支禁军,镇戈、兴国、镇国,三军。

此外,还有寇季新编排的满编的横山军、镇北军、宁边军,三支兵马。

这还不算各城的守军,以及镇守在长城上的守军。

可以说,大宋在西北抵御西夏人的兵马看起来没多少,可是细细挖掘的话,你会发现,多的吓死人。

寇准和赵祯二人若是发了彪,上述的这些兵马,一定会出现在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寇准和赵祯二人中间任何一个人若是亲临战场,现在坐守在汴京城内的上下虎翼军、龙神二卫、天武军,五支兵马中,一定会有三支,被调遣到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汴京城南北两侧的数支厢军,也会毫不犹豫的调动到征讨西夏的战场上。

别觉得大宋调遣了三十万兵马去了燕云之地,就觉得大宋无兵可用。

大宋兵马多的吓人。

若不是寇准主政期间,精简了其中一大批,大宋朝廷能调动的兵马更多。

大宋每逢战事,就调动捧日军、天武军出动,不是因为大宋各地没有兵马调动。

而是因为中军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精锐禁军坐镇。

大宋之所以不经常兴重兵征讨四方,不是因为没有兵马,而是因为调动重兵,需要的粮草太多,需要的军饷也太多。

漫长的辎重线,会拖垮大宋的财政。

所以大宋才不经常兴重兵。

但西夏真要是明目张胆的将寇季给宰了,天知道发了疯的寇准和赵祯会不会不惜一切代价跟西夏死磕。

大宋领兵的名将是不多。

但是真要死磕到底,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西夏都磕不下去。

死磕到最后,西夏会被战争耗死。

大宋虽然也不太好受。

但西夏绝对会死在大宋前面。

当然了,西夏可能会死,大宋不一定会死。

因为今时今日的大宋,已经不比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