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3/3页)

大宋官员出使藩属的时候,也会收受私礼,甚至还有明目张胆索要私礼的。

此事已经在大宋形成了一种风气。

鸿胪寺的官员们每到年末,甚至会凑在一起,互相攀比自己收到的私礼。

所以赵祯在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并没有动怒,而是迟疑着问道:“他们能将多少收入到囊中?”

寇季沉声道:“等他们到了银州以后,我派人去问问就知道了。”

赵祯沉吟了一下,叹气道:“若是他们收受的私礼不多,就让他们拿去吧。”

寇季撇撇嘴道:“恐怕不少……”

赵祯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寇季沉声道:“此风不可涨!”

赵祯犹豫道:“终究不是朕赐下去的钱财,也不是搜刮的我大宋的民脂民膏……”

赵祯话说了一半,寇季就语重心长的道:“可他们是仰仗着我大宋的威仪,才收到如此多的私礼。虽说我们不在乎那点钱财,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我大宋比西夏强盛,拿一些私礼也没什么。

可比我大宋强盛,能跟我大宋比肩的强国,若是送给他们私礼,他们也照单全收了,你就不觉得胆寒吗?”

赵祯瞬间听懂了寇季话里的意思。

大宋比西夏强盛,大宋使节团的官员拿一些私礼没什么。

使节团的官员们拿了西夏钱财,无非是在朝堂上帮西夏多说几句好话而已。

可若是跟大宋比肩的强国送上了私礼,那就不是简单的说几句好话就能应付过去了,九成九得出卖一些大宋的情报、利益出去,才能满足人家的胃口。

寇季见赵祯皱着眉头陷入到了沉思,就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官家放任此事不管,他们就表现的贪得无厌。

他们是官家派遣去榨取钱财的,所获的大头,应该尽数上交给国库,剩下的一小部分才可以分润下去。

可他们如今分润了大头,反而上交给国库小头。

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看的比朝廷的利益还大。

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赵祯皱着眉头,沉声问道:“四哥为何如此肯定,他们从西夏榨取到的钱财比他们呈报的多得多?”

寇季道:“官家可还记得,臣从河西归来的时候,曾经送了一笔钱入内库?”

赵祯一愣,看向了陈琳。

陈琳赶忙道:“却有一笔价值三十万贯的金银珠宝,入了内库。”

赵祯点点头,看向寇季,等待寇季解惑。

寇季长出了一口气,“那是青塘送给臣的私礼,一共四十万贯。臣取了十万贯,剩下的三十万贯,派人送到了官家的内库。”

赵祯听到此处,大致明白了寇季要说什么。

赵祯沉声道:“四哥是想告诉朕,青塘送给四哥的私礼,有四十万贯之多。西夏以国礼向朕献上钱财,必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