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1章 傻眼了吧?!(第3/4页)

但下官还是想去做。”

说到此处,陈尧咨十分真诚的盯着寇季,沉声道:“下官年过五旬了,再不去沙场上建功立业,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陈尧咨对寇季深深一礼,道:“还请寇枢密帮下官完成这个心愿。”

寇季听完了陈尧咨一席话,真的不知道该说啥。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位置,陈尧咨居然看不上?

做官,做高官,在他眼里就像是玩票吗?

寇季仔细思量了一下,发现做官对他而言,还真是玩票。

文官一途,从来都不是他的志向,他只是随便做了点什么,就混到了权知开封府的位子上。

他要是真将文官一途当成志向,那岂不是早就混进了内廷?

以他两位兄长的关系和人脉,还真有可能。

寇季突然间就觉得,人跟人没办法比。

有人一辈子争名逐利,到头来依旧在底层晃荡。

有人不求名利,却一直处在名利的巅峰。

陈尧咨的一番心里话要是说出去,朝堂上近八成的文官得羞死。

寇季了解了陈尧咨的心思,略微思量了一下,有了决定。

“那你就代替朱能,去一趟西南吧。交趾王献给官家的贡品有问题,官家盛怒,令新立的安南军出击,兵指交趾。

如今应该已经抵达了交趾边陲。”

“借口?”

陈尧咨几乎一瞬间就猜出了交趾王献给官家的贡品有问题是个借口。

寇季也没有隐瞒,缓缓点头道:“安南军中大部分都是安南的各小部族的人,人员十分复杂,兵种也十分复杂。此前朝廷改制,将他们编入到了永字头中,但是他们不服永字头军纪管束,在邕州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官家不可能将他们都杀了,所以只能另立一军,安置他们。

官家派遣他们去征交趾,有消耗他们的意思,也有敲打交趾的意思。

他们出征交趾,朝廷并没有配发粮饷。

他们在交趾缴获的东西,五成归他们所有,算是朝廷配发给他们的粮饷。”

陈尧咨听完了寇季的话,已经明白了朝廷的用意,“官家是想让他们一直打下去?”

寇季缓缓点头。

陈尧咨继续道:“下官到了邕州以后,主要就是盯着他们一直打下去?”

寇季笑道:“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带着永字头出去磨练一下。消磨他们是消磨他们,一旦遇道了占便宜的事情,咱们也不能错过嘛。”

“占便宜?”

陈尧咨嘴角抽搐了一下,明明是国朝大事,寇季却说的如此市侩,陈尧咨有点不适应。

寇季撇撇嘴道:“我大宋国库里虽然有不少盈余,但是疆土大了,开支也大。光是铺设兴庆府、河西等地的官道,就要耗费一大笔。

朝廷也要想办法开源才行。

总不能一直指望着国库里的钱财吧。”

见陈尧咨依旧有些不适应。

寇季就继续道:“你去了,也只不过是分润一些战争的缴获。若是李公、王公等人去了,能刮地三尺。”

李迪和王曾二人,一直信奉着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的信条。

他们坚定的认为,大宋如今变强大了,跟国库里有了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他们为了让大宋变得更强大,会想尽办法帮大宋敛财。

他们身为大宋百姓的父母官,自然不可能去大宋百姓身上搜刮钱财。

但是出了大宋,他们可就无所不用其极了。

此事并不是寇季在瞎吹,而是有实证。

李迪为了兴河西的教化,为了筹备教化用的钱粮,没少从过往沙州的胡商身上捞钱。

胡商在河西行商,要缴纳的税赋,比大宋商人多了足足一成。

若不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李迪估计能将胡商的税负翻倍。

李迪在自己的地盘上,对待外人尚且如此苛刻,去了别人的地盘上,他还不直接抄起刀子生抢?

仁慈的一面,是留给大宋百姓的,而不是外人。

陈尧咨听到了寇季的话,有些不敢相信。

寇季略微叹了一口气道:“你别不信,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真的穷怕了。先帝在位期间,我大宋穷了十余年。

他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知道钱财对大宋的重要性。

他们也见过饥荒的时候,人吃人的场景。

为了避免类似的场景再次出现,他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捞钱。

他们坚信,只要有足够的钱财,我大宋就不会再饿死人。

他们捞的钱,没有一文进入自己的口袋,全部都用到了大宋身上。

所以他们无论都外人有多狠,也不会有人去指责他们。

因为没有人有资格去指责他们。

你去了西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