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3章 特殊的‘权差遣’(第3/4页)

他们只需要翻译其中一部分,等他们完成了以后,就将大食文教给下一批人。

如此往复,它就算有再多的书,我们也能翻译完。”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笑道:“愚公移山的故智?”

寇季笑着点点头。

知识的海洋是没有尽头的,但记载知识的书籍有,只要花些时间,多少书籍都能翻译完成。

赵祯略微思量了一下,问道:“四哥打算从哪一类的书籍开始翻译?”

寇季笑道:“医书!”

赵祯愕然的看着寇季,“医书?”

寇季缓缓点头道:“我原想着先从地理的书籍开始翻译的,但地理的书籍中,夹杂着不少农科的书籍。农科的书籍,现在翻译出来,作用并不大。

我大宋百姓,有八成人不识字。

农科的书籍,主要作用在百姓。

百姓们不识字,我们翻译出的农科书籍,百姓们也看不懂。

读书人们又不屑看那些东西。

所以翻译出来了,对我大宋也没有多大作用。

医书就不同,医书翻译出来,我们立马可以找到大夫验证其中的一些医术。

一旦有用,就可以借着朝廷举办的惠民药局,快速的传播出去。

更重要的是,此次一甲、二甲进士,大多是文昌学馆的人。

文昌学馆的名声随后会响彻天下。

文昌学馆内有医科。

若是我们将那些医术,通过文昌学馆大夫的口传出去,一定会快速的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赵祯听完了寇季一席话,沉声道:“文昌学馆内的大夫,大多都是医科大家。他们有固有的家学,若是大食的医术不被他们认可,他们肯定不会答应传播大食的医术的。”

寇季淡淡的道:“医术有没有用,一试便知。只要我们找出足够的病患,用大食的医术试一试,只要有用,他们自然相信。

一旦医术有用,他们可以将这些医术当成自己研究出的医术,传扬出去。”

赵祯愕然的瞪起眼。

寇季此举,等于是给那些大夫们送名声。

只要是大夫,只要能研究出别人不知道的医术,都有可能名扬天下。

寇季送给他们的可不是一种医术,而是集合了许多大食大夫智慧的医术。

医术的数量,多到超乎他们的想象。

那些大夫若是将这些医术当成自己研究的传扬出去,一个个估计都会被奉为医圣。

毕竟,人家数十代,甚至上百代,无数人,成百上千年的研究成果,让几个人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扬出去,不成医圣才怪呢。

赵祯神色古怪的道:“此举会不会有些无耻?若是那些大食人找上门呢?”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那些大食人不会找上门的,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他们的宗教。此举也不算无耻,那些大夫虽然没有研究这些医术,但是他们传扬了这些医术,活了无数人,也算是一场功德。”

“万一呢?”

赵祯执着的问。

他一个富有四海的皇帝,背地里干剽窃这种事情,心里始终有些不舒坦,生怕有人找上门,他会因此丢了脸面。

寇季摊开手道:“谁找上门,就把谁砍了就没有万一了。”

赵祯嘴角抽搐了一下,觉得寇季此举有点无耻的过分。

不过寇季这么做,也是为了能让那些医术在大宋畅通无阻的传扬,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大宋好。

至于找上门的大食人,被他们砍了,会不会不仁义,赵祯完全没有考虑。

你不是朕的子民,你是死是活,跟朕有什么关系?

赵祯心里安慰了一下自己,努力的把这件耻辱的事情当成一种光荣的事情,然后询问寇季道:“那朕该授予他们什么官职,大理寺评事的话,是不是不太合适?”

新科进士被授予大理寺评事,只要是为了让他们学习如何断案。

毕竟新科进士在选官的时候,大多会被分配到各地去担任知县、判官、推官一类的官职。

他们需要接触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多不胜数。

他们若是不懂得断案的话,会制造出许多冤假错案。

所以他们在中了进士以后,都会被授予大理寺评事,学习一段时间如何断案。

只是今科选出来的进士,是用来翻译书的,所以授予大理寺评事,明显不合适。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权差遣直龙图阁如何?”

赵祯闻言,一愣再愣。

“权差遣?”

龙图阁是收藏皇室的典籍、图画、宝瑞,以及宗正寺宗室名录的地方。

里面的官员并不多。

龙图阁大学士,一般都是授予给重臣的加官。

真正做事的是龙图阁直学士、修撰、直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