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1章 我是那种没脑子的憨憨吗?(第3/4页)

只是寇季特立独行的习性,现在真叫人头疼。

……

寇府别院。

书房。

寇季尚不知道吕夷简三人去了文昌学馆,搬出了寇准,准备压他,他正在听陆铭汇报汴京城里的消息。

“官家已经下旨,捉拿刘氏、陈氏、苏氏九族的人入京……”

“苏氏?”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他追查出的元凶中,可没有御女苏氏。

赵祯是查出了苏氏有些什么不妥之处,借机一并处置,还是推苏氏出来混淆视听?

“你去查查御女苏氏,看看御女苏氏在宫里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寇季吩咐道。

陆铭躬身一礼,退出了书房,去追查御女苏氏的不妥之处。

寇季独自坐在书房里,暗暗思量,“刘氏、陈氏,捉拿九族,虽然没下诛九族的旨意,可是诛九族的意思已经表露无疑。杨氏的人却没有动,难道是念及杨氏的养育之恩,放过了杨氏的族人?”

寇季对此表示存疑。

杨氏虽然对赵祯有养育之恩。

可杨氏在死的时候,惦记的是宫里的人,而非宫外的人。

赵祯就算念及杨氏的养育之恩,要施恩,也施不到杨氏族人的头上,应该施恩到宫里那些跟随过杨氏的宫娥和宦官身上。

如今,赵祯在宫里放了一把大火,焚了杨氏的遗骸,杨氏宫里的人,八成也跟着殉葬了。

不然,杨氏宫殿起火,除了杨氏外,其他人安然无恙,这显然说不过去。

赵祯既然没有放过杨氏惦记的宫里的人,又怎么可能放过杨氏的族人。

“难道是为了掩人耳目,暂且压下了此事,回头会找个由头收拾杨氏族人?”

寇季觉得,这个可能性很高。

因为赵祯对外宣称,杨太妃是被人谋害的,若是他在这个时候,对杨氏族人出手,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想到此处,寇季长叹了一声,道:“刘亨的命不好保啊。官家对杨氏族人都没有留手,又怎么可能对刘亨留手呢?

我在跟官家讲明事情的原委之前,率先帮刘亨求情,已经失了分寸了。

若是官家执意要杀刘亨的话。

我再出声,难免跟官家产生冲突。

一世人,两兄弟。

谁我都不想舍。”

寇季再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官家真要杀刘亨的话,就只能让刘亨效法曹利用,假死脱身。”

真要走到了那个地步,寇季就只能用此法保刘亨一条命。

寇季有了主意,便不再多思。

他也没有派人去西北跟刘亨合谋。

真要帮刘亨假死脱身的话,就不能在汴京城外。

只能在汴京城内。

曹利用能在汴京城外假死脱身,那是因为押解曹利用的宦官,本身就领了在押解路上弄死曹利用的差事,寇季帮曹利用假死脱身,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帮曹利用脱身以后,不用在乎首尾。

因为押解曹利用的宦官,会帮他收拾好一切的首尾。

刘亨就不同。

刘亨是被押解回京的,在回京的路上,无论发生了什么,朝廷势必都要追查一番。

寇季若是在行事的时候,露出一丁点把柄,很有可能就会被挖出来。

就算寇季没露出一点把柄,朝野上下也会怀疑,此事是他做的。

所以,要帮刘亨脱身,只能在汴京城内。

比如天干物燥的,刑部大牢突然失火,那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毕竟,汴京城内的违章建筑多不胜数。

也因此,经常发生失火。

朝廷没办法去收拾那些违章建筑,就只能在天干物燥的时候,多备一些水龙车救火。

所以汴京城发生个火灾,烧死一两个人,没有人会怀疑到寇季头上。

寇季思量妥当以后,出了房门,就看到了向嫣捧着肚子,在向家小妹的搀扶下,到了书房门前。

寇季见此,赶忙迎上前。

“你马上就要生了,不好好在屋里待着,跑出来做什么?”

向嫣在向家小妹和寇季共同搀扶下,到了书房里坐下,道:“相公你又闭门谢客了,妾身过来瞧瞧发生了何事。”

寇季略微一愣,看了一眼向家小妹。

向家小妹抿着嘴,没有说话。

向嫣狐疑的道:“你看小妹作甚?”

寇季淡然笑道:“小妹在宫里待久了,我想问问她在府上住的可还习惯。”

向嫣瞪眼道:“妾身还能委屈了小妹不成?”

寇季哈哈一笑。

他看向家小妹,只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

他以为向家小妹会将宫里的一些事情告诉向嫣。

可如今向嫣找到他,问他发生了何事,那就说明向家小妹口风很紧,并没有将宫里的事情告诉给向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