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给大宋一个百花齐放的机会(第3/4页)

可寇季想用他们做事的话,只需要小小的展露一些手段足以。

寇季只要将他们的心勾走,那不用他招揽,那些大儒们也会争先恐后的往韩地跑。

大宋如今急需发展,需要那些大儒们一些支持。

寇季不好挖赵祯的墙角,所以没动手。

若是换成旁人的话,寇季早动手了。

刘亨听到了寇季的话,就知道寇季的话不是在作假,他一脸羡慕的道:“有寇公帮忙,你在韩地的封地,肯定会稳如泰山。”

寇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你手里握着一帮子大儒,你羡慕我?”

刘亨低声笑道:“也没有一大帮子,就十几个。”

寇季愕然的瞪起眼,“刚才不是说七八个吗?”

刘亨嘿嘿笑道:“我是怕人惦记,所以少说了一些。我可是将辽国近半数的大儒一网打尽了,怎么可能只有七八个。

那些人都是大儒,在我大宋也能叫得上名号的。

我怎么敢轻易将他们砍干净。”

寇季斜眼瞪着刘亨。

刘亨继续道:“你也了解咱们大宋文臣的德行。万一他们仰慕其中某一个大儒,我又恰巧将人给砍了。到时候闹起来,吃亏的肯定是我。

所以在攻破了上京城,拿下了那些大儒以后,我就留了一手。”

寇季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分我三个!”

刘亨笑容灿烂的道:“我给你留了五个。”

寇季点头道:“我也不占你便宜,回头我送你一批手艺高超的匠人和精通农桑的农人。”

刘亨笑着道:“咱们兄弟分那么清楚干嘛?”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咱们兄弟当然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可封地上以后是那两个小兔崽子做主。

一碗水若是不端平了,他们要是闹起了矛盾,那可就不好了。”

刘亨一愣,“他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比亲兄弟还亲,怎么可能闹矛盾。”

寇季摇着头道:“话虽如此说,可是利益上的东西,还是梳理清楚,友情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当初我找上你的时候,若是用了你,还拿了所有的钱,你还会真心跟我相交吗?”

刘亨愣了一下,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言语。

寇季瞥了刘亨一眼,笑道:“你不是要找伯叙去郊外骑马吗?”

刘亨笑着道:“他和天赐去了工部,正在誊抄工部的造船卷宗,一会儿才能回来。”

说到此处,刘亨感慨道:“说实话,若不是近些日子我陪着伯叙一起观看工部造船的卷宗,我都不知道我大宋居然可以造出在大海上航行月余,而不需要靠岸的船只。

也不敢想我大宋竟然能造出能容纳两千多人的超级大船。”

古代的航海业,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落后。

相反,在海禁出现之前。

古代的航海业在世界上还是处在领先位置的。

特别是大宋朝,海外贸易是大宋朝的一大支柱产业。

大宋的瓷器和丝绸更是海外的畅销品。

每一岁能为大宋带来巨大的收益。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在航海业方面的政令十分宽松,甚至经常会推出一些扶持的政令。

但自从海禁出现以后。

许多航海资料、造船资料、造船图纸等等,被束于高阁。

最终被虫蛀、被焚毁。

直至失传。

所以刘亨说出这番话,寇季没有半点惊讶。

因为他不仅知道航海业发展的历史,还看过工部存的一些资料和图纸。

寇季笑着对刘亨道:“海船的营造,还有许多要提升的地方。等以后闲暇了,我再跟你细细的说。”

刘亨郑重的点头。

向嫣在这个时候,恰巧带着丫鬟们捧着茶点过来。

见到了石桌前只有寇季和刘亨,一脸惊讶,“王公呢?”

寇季笑着道:“已经走了……”

向嫣点了点头,放下了茶点,离开了后院。

寇季和刘亨在后院里闲聊了一会儿。

寇天赐和刘伯叙二人带着一群门客,一卷卷的书画,回到了府上。

刘伯叙在得知了刘亨特地在寇府上等着他,要带他一起去郊外骑马。

于是乎将书画丢给了寇天赐,一脸欣喜的跟着刘亨离开了寇府。

刘伯叙其实并不喜欢骑马。

他只是想跟他爹一起骑马,享受那种有爹陪伴的感觉。

刘亨和刘伯叙父子离开以后,寇天赐就带着自己的书画,一头扎进了属于他自己的书房,开始潜心研究了起来。

虽然寇季只是让他和刘伯叙二人去看工部造船的卷宗,并没有吩咐其他的。

但寇天赐却知道,他爹吩咐他做的事情,对他以后肯定十分重要,所以不敢懈怠。

寇季在刘亨和刘伯叙离开以后,寇季找到了向嫣,将寇准准备去韩地的事情告诉了向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