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2章 解决问题的办法(第3/4页)

然后卖了足足两万贯。

他自己拿了三千当佣金,剩下的全交给了寇季。

寇季看到了钱以后,就再也没有拒绝过赵润求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与其让那些冤大头被其他人骗,不如被他骗。

他可比其他骗子有良心。

他虽然没给那些冤大头寇准的字,可却给了他自己的字。

虽说他小寇公的字没有寇公的字值钱。

但他大小也是个名人,字还是值几个钱的。

也算对得起那些冤大头给的巨款了。

寇季低着头在写字,赵润却在一旁想着事。

赵润想了许久,小声的道:“先生,学生心里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先生可不可以给学生解惑?”

寇季头也不抬的说了一个字,“说……”

赵润赶忙道:“先生若是面对如今江宁府的困局,会怎么解决?”

寇季一边写字,一边淡然的道:“简单……江宁府那些豪门大户既然不愿意赚钱,那就彻底让他们别赚好了。

他们喜欢罢市,那朝廷干脆就将市场封了好了。

然后朝廷派人过去,占了市场,把他们不愿意赚的钱给赚了。”

赵润一愣,愕然道:“还可以这样?可这么做的话,朝堂上肯定会有迂腐的人说什么不与民争利的话。”

寇季不屑的道:“就是朝廷不与民争利,才便宜了那些豪门大户。”

赵润沉吟道:“可朝廷若是与民争利的话,那民的利从何来?”

寇季有些意外的抬起头,盯着赵润道:“你居然能想到这?”

赵润哭笑不得的道:“学生又不是什么都不懂……”

寇季放下了笔,笑着道:“既然你问到了这里,那我就给你解释一下。在官家眼里,朝廷不与民争利,指的是天底下所有的百姓。

可在百官眼里,朝廷不与民争利,指的是那些豪门大户。

因为天底下做生意的,大多都是豪门大户。

小门小户,即便是做生意,也做不了大生意。

顶多是摆个摊,又或者挑着担子四处叫卖。

朝廷即便是跟他们争利,也争不到几个钱。

真正赚钱的买卖,都在豪门大户手里握着。

而朝堂上,九成的官员家中都是豪门大户。

贫寒人家出身的官员,不足一成。

所以,官家和百官们眼中的不与民争利,有很大的区别。

百官们之所以一力主张不与民争利,就是为了维护他们背后的豪门大户的利益。”

赵润愣愣的盯着寇季道:“也就是所谓的不与民争利,是百官们弄出来维护他们自己利益的。”

寇季失笑道:“不然呢?平日里恨不得趴在百姓们身上敲骨吸髓的官员,为何在这件事情上一力的维护百姓?

他们要是真的心有百姓,为何还要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赵润有些懵,因为他从没有从这个角度上去考虑过百官们一力维护不与民争利的事情。

“我大宋的官员……就这么不堪吗?”

赵润懵懵的问。

寇季笑着道:“现在好多了。官家登基以后,杀了一大堆,又派人盯着,所以贪官污吏少了。”

赵润看着寇季道:“所以……我皇祖父在位的时候,贪官污吏很多?”

寇季哈哈一笑,“这话可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赵润苦笑了一声。

寇季笑着继续道:“所以不与民争利的鬼话,在我这里不管用。有些迂腐的人要拿这闹,那就让他闹去。”

赵润苦笑着道:“可闹起来总归不好……我听我父皇说,类似的事情闹起来,每次都是没完没了。”

寇季笑着道:“所以朝廷可以暗中主导此事,但没不要大张旗鼓的打着朝廷的名头去做。

各家各户在离开大宋的时候,可都留下了不少生意场上的能手。

让他们出面,刚刚好。”

赵润自然知道寇季口中的各家各户是那些。

赵润沉吟着道:“若是当地的百姓不让他们做生意呢。”

寇季迟疑了一下,道:“有两个办法解决……”

“那两个办法?”

赵润追问。

寇季坦言道:“让去江宁府募兵的人退出江宁府,然后找人上书奏报江宁府存在着大奸商。然后朝廷派人去查,天天查。

高兴了让他们继续做生意,不高兴了就封门查账。

他们可以鼓动着百姓抵制募兵,却没办法鼓动百姓抵制朝廷查奸商。”

大宋是一个很糟糕的时代,却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时代。

宋人做生意,跟后世不同。

宋人做生意讲诚信。

招牌立起来了,就得搏口碑。

背地里做坏事,没人抓的话,就什么事情没有。

可一旦被人抓住了,曝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