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7章 厚颜无耻(第3/4页)

若不是文彦博出面借给了张方平一些钱财,张方平恐怕要带着古蒙府的百姓出去抢了。

他要是真这么干了,朝廷得了利,古蒙府的百姓也得了利,可他自己就要被斩首示众。

因为他未经朝廷许可,率领百姓外出为匪,当斩首。”

寇季缓缓闭上了眼,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睁开眼,开口道:“朝廷需要忠臣良将,也希望治下全是忠臣良将,但遇事都往下面推,忠臣良将们恐怕都被逼成逆臣了。

此事是朝廷不对。”

寇季说完这话,看向了范仲淹,道:“还有要说的吗?”

范仲淹长叹了一声,道:“要说的太多了,能举的例子也多不胜数。学生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学生等人现在就等着先生您振臂一呼,也好跟随在您麾下,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

寇季张了张嘴,刚要开口,就听范仲淹又道:“您要是迟迟不振臂一呼,那学生们当中,会有好几个辞官……也有人会自己上!”

寇季瞬间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回了肚子,然后瞪了范仲淹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先生我才而立之年,距离入墓,还有数十年。

我还没死,你们就想代替我做棋手,你们是不是想的有点多?”

范仲淹低声一笑,“先生若是不出头,学生们只能冒犯了。当年先生在河西教导学生等人的时候,可是说了。

先生您最奉行的就是庸者下能者上的信条。

学生们比先生不如,但是比其他人可强不少。”

寇季挑眉道:“这么自信?”

范仲淹缓缓挺直腰板,毫不客气的道:“学生等人不敢说比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厉害,但学生等人敢断言,学生等人比现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更了解大宋。”

寇季笑眯眯的道:“比我也了解?”

范仲淹迟疑了一下,低声笑道:“学生等人比先生更擅长治理地方。”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们啊,就是欺负我没有外任的经历。但是真要比起治理地方,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范仲淹笑了一下,没有说哈。

寇季唏嘘道:“虽然朝堂上衮衮诸公不如你们了解地方,但朝堂上衮衮诸公还是存在优点的。

遇到大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会稳如泰山,而你们却未必。

就像是苏洵,当初我擢升他为渤海府知府,他居然不敢要。

最后还是跟我索要了一个包拯,才勉勉强强赶去赴任。

文彦博、张方平、韩琦等人资历都太浅。

即便是如今进入到了汴京城为官,也很难镇得住手下一帮子官员。

你们所有人当中,也就是你资历够格。

朝堂上为官,不光看本事,也得看资历,看功劳。

若是你们一个个寸功未立,也没多少资历,只是凭着本事入朝,上面的人或许不会说什么。

可下面的人肯定不服。

你觉得你本事不低,下面的人也觉得自己本事不低。

难道朝廷要在下面人不服你的时候,给你们摆一张擂台,让你们撕杀一场?”

范仲淹听到此话,没有言语。

若是以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句‘有何不可’,可现在他不会这么说。

因为朝堂上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千千万万黎民的生计。

朝廷摆一张擂台,让两个官员撕杀,一教高下,看似能为朝廷选出贤才。

可底下的百姓呢?

他们是儿戏吗?

他们是一条条性命,不是谁赌桌上的筹码。

亦不是可以拿来供人较量的。

但凡是能把百姓摆在赌桌上的人,心里大多都没有百姓。

心里没有百姓的人,凭什么当百姓的父母官?

寇季见范仲淹不言语,就知道了范仲淹已经理解了他的话,他感慨着道:“人心里一定要有敬畏,官员们心里更应该有。

官员们心里的敬畏不是官家,而是百姓。

所以你们自信一点,我很欣赏,但一定不要拿百姓的性命当作儿戏。

你入朝为官可以,但是他们还欠缺一些。

还得历练。

像是苏洵,少说也得给我任职两任知府再说。”

范仲淹心里已经认可了寇季的话,但想到了苏洵给自己写信时候的张狂之语,他还是忍不住道:“就怕苏洵不乐意……”

寇季瞥了范仲淹一眼,不咸不淡的道:“他有什么不乐意的?一个渤海府知府就让他得意忘形了?

我现在帮他谋一个户部尚书,他坐得稳吗?守得住吗?

上万万贯钱财每日里从他眼中流过,他能合理的将每一文钱,花到它该花的地方吗?”

这些话,不需要苏洵回答,范仲淹就能替他回答。

范仲淹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他恐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