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3章 一个欺骗着所有愚者的鬼话(第3/5页)

机会难得,谁也不想错过。

错过了很有可能就得等好久。

再说了,此次禁军招人,是大宋兵制革新以后,第一次招人。

其中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毕竟,无论是打仗,还是地方上小官小吏的位置,那都是先到先得。

大宋如今已经四海无敌了。

能打的仗少的不能再少了。

越往后,捞功劳的机会越小。

满朝文武知道禁军的兵制,也知道民间百姓对入禁军非常向往。

所以他们清楚寇季此举,到底能引起多大的变化。

吕夷简在听到寇季吩咐完了杨文广以后,已经面若死灰。

因为他知道,他输了。

寇季仅仅一道简单的命令,就胜过了他之前敷出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寇季把话说的滴水不漏。

寇季吩咐杨文广去征兵,但是却没提到兵马数量,也没有要求杨文广招满了就不招了。

反而向杨文广强调了‘挑选’二字。

杨文广完全可以一口气招募远超禁军可以吸纳的兵额。

然后经过挑选,将其中佼佼者纳入禁军,将剩下的,分配到辽地去。

反正人都上了军籍了,朝廷让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你不能抱怨,因为有军法约束。

你也不能逃,因为会被砍头。

整个事情当中,唯一的破绽就是,若是有人提前将此事宣扬给百姓了,百姓说不定就会退缩。

满朝文武能想到寇季此举的深意。

杨文广自然能想到。

杨文广几乎毫不犹豫的道:“喏!”

杨文广应允过后。

寇季再次高呼一声,“李昭亮何在?”

李昭亮出班,躬身道:“属下在!”

寇季下令道:“着兵部传令下去,各地方兵中十抽一,调往辽地。空额由各地衙门补全!

此乃军令!”

寇季此话一出。

吕夷简是彻底死心了。

寇季将最后一个破绽也补全了。

即使有人从中作梗,让禁军招募不到足额的人。

从各地抽调的地方兵,也能补全。

‘军令’二字,太过霸道,也太让人无力了。

大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知道。

军令一出,不从者,立斩决。

李昭亮听到了寇季的吩咐,没有任何犹豫了应允了一声,“喏……”

寇季吩咐完了李昭亮以后,又看向了那一群武臣,淡淡的道:“有道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官家因为辽地的事情,寝食难安。

诸位身为官家之臣,自然得帮官家分忧。

诸位没办法像是文臣那样,帮官家理政。

但诸位却可以帮官家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如今我大宋暂时无战事,只有辽地的罪籍需要防着。

诸位暂时不用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那就从族中分出一些人,迁移到辽地去,帮官家镇守一地。

如此一来,诸位也算是为官家尽了一份心。

诸位以为如何?”

寇季此话一落,王德用瓮声瓮气地喊道:“我辈武人,为了官家,举族皆敢战,分一些族人出去,根本不算什么。

我王府上下,除了我王德用和我的幼子外,其余人皆可迁移到辽地。”

王德用此话一出。

其他武臣也纷纷开口。

如今大宋没多少仗打,立战功的机会不多。

他们想稳固地位,想要升迁,就只能表忠心。

如今正是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赵祯又眼睁睁的看着呢。

此外。

他们觉得,寇季这个带着他们吃肉喝酒的老上司,不会坑他们。

所以他们也没理由拒绝。

既能得好处,又能向赵祯表忠心,还能让武臣们借此大大长脸,如此良机可不多。

“臣愿将祖籍的所有族人迁移到辽地……”

“臣家中人丁单薄,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

“……”

武臣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一会儿就贡献出了不少人口。

具体多少还需要兵部和户部随后去统计。

但相信应该不会太少。

毕竟,武臣们自己会养一大堆部曲,一大堆佃户,以及部曲的家眷,府上的人不会少。

再加上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是豪门大户,族里的人也不少。

七凑八凑的凑起来,也不少人。

寇季待武臣们表完了态,点了点头。

寇季回过身,对赵祯一礼,道:“官家,草民相信,募兵、抽兵、集丁过后,官家所需的一百万兵马,只会多,不会少。”

“哈哈哈……”

赵祯放声大笑,盯着吕夷简问道:“吕爱卿,你觉得如何?”

吕夷简浑身颤抖着,咬牙道:“臣吕夷简……乞骸骨……”

赵祯听到此话,感叹道:“爱卿也算是朝中少有的能臣,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可不能放过爱卿如此能臣。